第五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數:2010  |  更新時間:2012-08-20 16:59:03  |  分類:

軍史鄉(xiāng)土

第5章

可是有一天,他對宮中繁華單調的生活感到很厭煩,決定出宮走走。他和隨從們騎馬奔向東城門,可沒過多久,就看見路邊有一位老人,他滿頭白發(fā),雙頰深陷,臉上布滿了皺紋,駝著背,肋骨突出。釋迦牟尼感到很害怕,急忙調轉馬頭向南門奔去。可在那里,他遇見了一個病人,雙眼布滿血絲,嘴上長滿了泡。他已經衰弱得無法站立起來,只得在地上滾來滾去,痛苦地捶擊著胸膛,并發(fā)出絕望的呻吟聲。于是釋迦牟尼又調頭來到西門,遠遠看到許多人正圍著一具尸體失聲痛哭。最后,他來到北門。在這里他看到的不是老人、病人或是死人,而是一群沙門(出家人),每個人臉上洋溢著自得其樂的神情。釋迦牟尼猛然領悟到,世間的一切事物都變化無常,人的一生也充滿了各種煩惱和痛苦,只有出家才能徹底擺脫這些煩惱。于是,他在29歲(或者是在19歲)時下定決心,偷偷逃出城外,出家成為沙門。但有很多學者認為,即使佛經中的說法大體可信的話,釋迦牟尼出家也并不是因為他對人生的領悟,而是由于他的祖國迦毗羅衛(wèi)國實力弱小。長期以來迦毗羅衛(wèi)國一直是鄰國拘薩羅國的附屬國,時刻面臨被吞并的威脅。釋迦牟尼之所以放棄王位,是出于對這種痛苦政治現實的逃避。

釋迦牟尼出家后,他的父親凈飯王多次派人游說,勸他回心轉意。但釋迦牟尼毫不動搖,堅持出家修行。凈飯王無可奈何,只得派了懦陳如、跋堤、跋波、摩珂男和阿說示5個人去照顧他。他們6人一起四處游歷,拜訪當時著名學者,尋求人生的真諦,卻始終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于是,他們又來到尼連禪河邊的苦行林中修行??嘈惺钱敃r印度十分流行的修行方法,就是通過減食、絕食、屏住呼吸這些方法來折磨肉體,減弱力氣,最終達到精神上的自由。6年間,釋迦牟尼和他的同伴們終日在苦行林中打坐修行,連刮風下雨也毫不動搖。但6年的修行毫無收獲,最終釋迦牟尼決定放棄苦行。他走出苦行林,在尼連禪河中洗去6年的污垢,又吃了一個牧羊女獻上的乳糜。在恢復了體力之后,他坐在一棵菩提樹下冥思苦想,7天7夜之后終于大徹大悟。80歲那年,釋迦牟尼因為吃了鐵匠純陀奉上的食物,中毒腹瀉,在拘尸那迦的兩棵娑羅樹下逝世。佛經中對釋迦牟尼的描述究竟有多少是真實的呢?雖然佛教徒們堅信釋迦牟尼是一位真實存在過的人,但大多數學者一直懷疑釋迦牟尼只是佛教徒們臆想出來的一個人物。然而,隨著考古新發(fā)現,人們的看法正悄悄發(fā)生轉變。1898年,在迦毗羅衛(wèi)遺址附近的一座古墓中挖掘出一把舍利壺,上面用公元前幾世紀的文字銘刻著:“此為佛陀世尊之舍利壺,為知名釋迦族人與其妹妹、妻子所共奉祀?!薄吧崂本褪轻屽饶材岬倪z骨,被教徒視為圣物。在吠舍離遺址,人們也發(fā)現了舍利瓶。此外就連我國也多次發(fā)現釋迦牟尼的舍利?,F在北京西山的佛牙舍利塔內,就珍藏著世界稀有的佛牙舍利。1981年11月,在北京房山縣云居寺的雷音洞內,又發(fā)現了兩顆佛舍利。而1987年5月,人們在重修陜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時,也發(fā)現了佛指舍利。

看來,釋迦牟尼也許是真有其人,只是后來在傳教的過程中,他慢慢地被人神化了。至于古代神話小說,完全是在“神化”的基礎上再加以藝術想象和虛構,自然另當別論。

歷史上有耶穌這個人嗎基督教自創(chuàng)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與佛教、伊斯蘭教齊名為世界三大宗教。

作為基督教的創(chuàng)始人,耶穌是否確有其人其事,諸家看法不一,論點各異。耶穌持肯定觀點的人認為,這位被現今數以億計教徒信奉的“救世主”是一位凡人,而不是神明?;浇淌枪?世紀時,由一位生長在巴勒斯坦的拿撤勒族人耶穌創(chuàng)立的。他本人后來被基督徒崇奉為“上帝”,即“基督”。

耶穌的家坐落在巴勒斯坦北部伯利恒地區(qū)的拿撒勒小鎮(zhèn)。他出生于公元前1世紀初葉,父親約瑟是一個木匠,母親名叫瑪麗亞,耶穌是他們的長子,下面還有三個弟妹。耶穌自幼沒有受過傳統(tǒng)的正規(guī)教育,社會是少年耶穌的主要課堂。他虔誠的父母每年都去宗教圣地耶路撒冷誦經朝拜,耳濡目染,耶穌了解巴勒斯坦和外部世界的情況,獲得豐富的知識涵養(yǎng)。著名的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弗斯在《猶太人的古代事跡》一書中稱贊耶穌“是一個全心信奉真理、有智慧神跡的人”,后來,耶穌召集了十二個門徒,云游四方,奔波傳教于巴勒斯坦各地。耶穌在下層勞動人民中宣揚“天道”,號召民眾要把巴勒斯坦從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下解放出來,重建繁榮昌盛的希伯來大衛(wèi)王國。“叫有權柄的失位,讓卑賤者高升;叫饑餓的飽食,讓富足的空手;凡自高的必降為卑,凡自卑的必升高?!痹讵q太人民的心目中,耶穌既是先知先覺的圣人,又是大衛(wèi)王國的皇位繼承人。根據記載耶穌生平事跡的《四福音書》,耶穌及其門徒的布道說教反映了當時下層人民的苦難,激勵了人們的斗爭意志,指出了人民奮斗的方向和目標是建立“天國”,他給廣大群眾帶來了福音,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群眾抗議活動。耶穌的一系列活動,遭到猶太當權者的抵制和打擊,終于被捕送交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龐迪俄·彼拉多,后來被釘死在耶路撒冷東郊橄欖山的十字架上。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