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雕塑藝術
雕塑屬于造型藝術,是一種在三維空間(即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空間)展現(xiàn)的視覺藝術。我國古代雕塑在幾千年的漫長的歷史中,形成具有本民族藝術體征的雕塑風格。表現(xiàn)出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感受和心境。
雕塑的形式
圓雕
圓雕是指占有空間的實體構(gòu)成的雕塑個體或群體。它是在各個可視點都能感到其存在的可視實體。圓雕一般不帶背景,它主要通過自身的形象和與之相協(xié)調(diào)的環(huán)境,構(gòu)成統(tǒng)一的藝術效果,通過集中、簡煉、概括地表達主題思想打動觀眾。
浮雕
浮雕是指只有一個面向(觀賞面)的雕塑形式,通常是指有一塊底板為依托的,占有一定空間的被壓縮的實體所構(gòu)成的雕塑個體或群體。浮雕中表現(xiàn)的形體和底板平行的二維尺度長度的比例不變,只壓縮形體的厚度,按壓縮的程度,可分為高、低、薄三種。去掉底板的浮雕叫做鏤空雕或透雕。
雕塑分類
石雕
石雕材料品種最多最豐富,色澤紋理各不相同。常用的石材有花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質(zhì)量堅硬、耐風化,是大型紀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下面介紹一下花崗石和青田石石雕材料。
花崗石是雕刻室外大型雕塑的好材料,質(zhì)地粗而硬,結(jié)實牢固?;◢徥伾喾N多樣,有米黃色、青色、灰色、黑色、淡紅色、淡咖啡色等。
青田石質(zhì)地很細,色彩豐富,適宜刻制室內(nèi)小型雕塑。但質(zhì)地較柔軟,顏色混雜,有裂紋,不能大塊開采,因此不適宜雕刻大型雕塑。
木雕
木料雕塑因材料本身容易干縮、濕漲、翅裂、變形、霉爛、蟲蛀,不宜做永久性大型室外雕塑,一般多為小型架上室內(nèi)雕塑。木材質(zhì)軟便于雕塑,施以不同的刀法可以取得藝術上的獨特風格趣味。
水泥雕塑
用鋼筋混凝土澆注,一般用于室外,不宜近看,主要以粗獷質(zhì)樸的龐大體積和生動的形象打動觀眾。
青銅雕塑
用青銅鑄造的雕塑,或稱青銅像、銅像,具有優(yōu)異的耐腐蝕性和鑄造功能。在表面經(jīng)過不同的化學處理,可以得到色澤各不相同、豐富而優(yōu)美的特有質(zhì)感。青銅雕像具有紀念碑性的特征,既適合于聳立的廣場、街頭,也適于做肖像雕塑。
玻璃鋼雕塑
用合成樹脂和玻璃纖維加工成型,質(zhì)輕而強度高,成型快速方便,可制作動勢大而支撐面小的雕塑構(gòu)圖。供樹脂用的各種色漿,可使玻璃鋼雕塑表面獲得飽和度很高的各種鮮艷色彩,也可鍍銅仿金,材料本身具有現(xiàn)代感和裝飾趣味。
古代雕塑
商周雕塑
商周的雕塑是實用與觀賞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沒有真正獨立。商周是我國青銅器高度發(fā)展的時期。因此雕塑主要用于青銅器的裝飾之上,多為動物形,主要有《虎食人卣》、《象尊》、《犀尊》、《鶚尊》等,造型莊重,紋飾繁密,神秘而威懾力強,有力地體現(xiàn)了商代獰厲的藝術風格。
西周青銅器的裝飾雕塑,寫實簡樸、平易清新。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銅人像是商周時期所罕見的獨立雕塑。
秦代雕塑
秦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秦代文化宣揚皇威,氣勢磅礴,尚武務實,寫實嚴肅,充滿現(xiàn)實主義精神。秦始皇兵馬俑氣勢浩大,體現(xiàn)了大秦帝國尚武務實的精神,并且其雄偉的氣魄在中國雕塑史上異軍突起,創(chuàng)造了聞名世界的一大奇跡。
秦兵馬俑造型準確、簡煉、生動,而且容貌各異,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顯示了秦代雕塑寫實細膩的藝術風格。
漢代雕塑
漢代社會盛行“行孝”,導致厚葬之風興起,美術作品大量用于墓葬。墓內(nèi)裝飾畫像石、畫像磚,雕塑用于墓前石雕和墓內(nèi)陶俑,因此陵墓雕塑極為發(fā)達,并大大促進了漢代雕塑的進一步發(fā)展。
漢代的陵墓雕主要有三類:陵前石雕、墓內(nèi)陶俑、畫像石和畫像磚。陵前石雕最具代表性的是陜西興平茂陵霍去病墓前的大石雕,簡樸深厚,氣勢磅礴,是我國古代紀念性雕刻的典范。漢俑各類繁多、寫實傳神,如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各個方面;畫像石和畫像磚都屬浮雕,是漢代雕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漢代發(fā)展到鼎盛。漢代雕塑除陵墓雕塑外還有工藝美術方面的裝飾雕塑,主要為青銅器和玉器上的裝飾雕塑。總之,漢代雕塑以樸實生動、氣勢輝煌為其最大特色,表現(xiàn)出強烈的陽剛之美,充滿生命力,體現(xiàn)了漢代積極進取的時代特征。
魏晉南北朝的雕塑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社會由大統(tǒng)一走入大分裂的時期,社會動蕩,戰(zhàn)禍頻繁,階段矛盾極為尖銳,政權分立,更替極快。但這時文化卻還在向前極大發(fā)展,佛教盛行,并且出現(xiàn)石窟藝術,四大石窟(云岡、龍門、麥積山、敦煌)相繼建成,推動了中國雕塑的發(fā)展,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其中,云岡石窟的規(guī)模最大,麥積山次于云岡和龍門,這些石窟雕刻,最早的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歷史。石窟中的雕刻,大體有莊嚴慈祥的佛、神、菩薩、天王力士、飛天、供養(yǎng)人等。中國的佛教雕塑完美成熟,裝飾性很強,藝術水平極高,是中國乃至世界雕塑史上的精華。
云岡石窟中,佛和菩薩的體形簡樸,線條分明,氣魄渾厚,大部分造型挺健雄偉,面帶笑容,但微笑中卻蘊藏著森嚴的力量,使人產(chǎn)生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
隋唐五代的雕塑
隋唐五代是中國封建社會高度發(fā)展的時期,隨后便由盛轉(zhuǎn)衰。
隋代的雕塑為唐代雕塑的發(fā)展做了極大準備。五代的雕塑是唐代的延續(xù)和繼承。
唐代的雕塑是中國雕塑史上的最高峰,可分為佛教雕塑和陵墓雕塑兩大類。
唐代佛教雕塑,仍以石窟造像為主,此外還保存下來少數(shù)平原佛寺彩塑和小型佛像。唐代造像以奉先寺造像為代表,雄偉壯觀,豐滿圓潤,有力地體現(xiàn)了大唐風格的特征。又以敦煌彩塑為主體和精華,數(shù)量之多,內(nèi)容相當豐富,藝術水平達到很高的程度,是歷代造像所無法比擬的。唐代的造像已經(jīng)成為獨立的圓雕,多為群像,中間坐佛,兩旁弟子菩薩、天王、力士遙相呼應。造像與真人幾乎同大,仿佛感到自己親自與佛交流,親切近人。
唐代的陵墓雕塑仍分為陵前雕像和墓內(nèi)小陶俑兩類。陵前的大雕像主要分布于陜西關中地區(qū)的唐朝各代皇帝的陵墓附近。在陵前的神道兩側(cè)有高大的石人、石馬相對呼應,氣勢宏偉,其中最有影響的有:獻陵石雕、昭陵石雕、乾陵石雕、順陵石雕等。
唐代的墓前雕刻,有舉世聞名的昭陵六駿。唐代雕刻家以簡潔的手法、精確的造型,生動而突出地刻畫了戰(zhàn)馬的雄強性格。六駿浮雕在藝術上的共同點是:形體飽滿、生動、健美,富有運動的節(jié)奏技巧。從頭部到臀部,都刻畫了馬所具有的肌肉特點。
唐代的陶俑和唐代所特有的“唐三彩”,以人物、馬、駱駝等為主,繼承了傳統(tǒng),造型寫實、生動傳神,生活氣息很濃,全面地反映了唐代社會生活。唐俑的色彩是傳統(tǒng)的彩繪。三彩是低溫鉛釉陶瓷,色彩自然垂流,互相滲化,豐富多彩,富麗堂煌,體現(xiàn)了大唐盛世的繁華風貌。
唐代雕塑融合中外、綜合南北特點,達到了成熟的頂峰,為后世雕塑藝術樹立了光輝典范。
宋代雕塑
五代開始,我國經(jīng)濟重心向南轉(zhuǎn)移,藝術發(fā)展的重心也開始南移,其中著名的石窟造像有宋代四川大足石窟造像和杭州飛來峰石窟造像,也是宋代石窟造像的代表。
宋代雕塑的特點是寫實成熟、細致嚴謹,充滿了世俗氣息,并且對人物內(nèi)心刻畫細致入微,富有個性,受文人藝術的影響。風格文雅大方,但氣勢不足,這也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中的侍女塑像是宋代雕塑的典型代表,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女性的陰柔之美。宋代的小型佛像以木雕觀音為代表,豐腴秀麗,和藹慈祥。
元代雕塑
到了元代,雕塑發(fā)展的趨勢更加衰退。元代的雕塑藝術明顯受到印度、尼泊爾以及西藏藝術的影響,造型奇特。在宗教雕塑方面主要是喇嘛教的雕像,現(xiàn)存的一些鎏金銅佛像,細腰高髻,與傳統(tǒng)漢式佛像迥然異趣。元代雕塑中的精品要數(shù)居庸關大浮雕四天王,威武雄壯,氣勢龐大,體現(xiàn)了蒙古帝國雄大富強的時代風貌。
明代雕塑
明代雕塑總的趨勢是在前代基礎上繼續(xù)衰落。石窟造像已達到尾聲階段,水平也很一般。明代的陵墓雕塑也在衰落,但石雕較多,其中充分顯示當時水平的有南京明孝陵石雕,是中國石雕藝術的最后杰作。
建筑裝飾的琉璃浮雕在明代有所發(fā)展,最有名的是九龍壁,釉色華麗,氣勢雄偉。
總之,明代雕塑為中國的雕塑作了最后的總結(jié),具有完整大方,莊重典雅,華麗精致的特征。
清代雕塑
清代雕塑在明代雕塑基礎上進一步衰落,精品極少。從明代工藝雕塑開始興起,但真正繁榮于清代的工藝雕塑,主要用于觀賞、擺設,在民間及宮廷都有很多,并且材料使用廣泛。宮廷內(nèi)的工藝雕塑都使用昂貴的金銀、象牙及玉為原料,雕刻極為繁縟精細、豪華富貴。民間雕刻工藝一般就地取材,如使用竹、木、石、泥等材料,樸實大方,充滿了民間的鄉(xiāng)土氣息。
雕塑作品
俑像
在奴隸制社會的商周盛期,奴隸主死后,極其殘忍地用數(shù)十個到數(shù)百個活人和活馬等作為殉葬,幻想在其死后,這些奴隸仍可供其奴役。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和社會變革,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從事生產(chǎn)活動,到戰(zhàn)國時期對喪葬的事進行了變革,開始用木、石、陶或青銅等材料制成的雕塑偶像來代替人和動物殉葬,這種偶像也稱為俑像。俑有各種奴仆、儀仗隊、器物、家畜等。
俑像雕塑在商代的墓中就有發(fā)現(xiàn),在奴隸主盛行殘酷殉葬時,這是比較罕見的,東周以后漸漸多起來,秦、漢至唐代最為盛行。宋代以后紙冥(紙扎的隨葬品)流行,立體的俑在一般墓中就逐漸減少了。
秦漢時代由于地主經(jīng)濟和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地主官僚追求享樂,風行厚葬。在河南、山東、四川、湖南、陜西等當時的經(jīng)濟交通發(fā)達地區(qū),漢墓中出土的俑像很多,佳作甚豐。濟南出土的樂舞雜技俑及成都出土的說唱俑,都是墓主人生前的侍奉者。動作服飾,均從現(xiàn)實生活中來。秦始皇兵馬俑更是這一時期的杰作。在隨葬品中還有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明器”。官僚地主的大墓中,倉廩、房屋、車馬、井灶,無不具備。
唐代在歷史上是一個文物昌盛的時代,音樂、美術極大發(fā)展,歌舞彈唱的享樂生活很普遍。王公貴族專門有樂隊、歌伎和舞女,在貴族們的墓中都有明顯的反映。出土的許多立體俑像,真實生動。在唐代長安,外國人做各種營生的不少,其中有商人、小販、傳教士、僧徒、畫工、留學生,以及樂師、御馬等各類人士。特別是養(yǎng)馬、御馬多由外籍人士擔任。出土的陶馬多是阿拉伯型的大馬,牽馬俑也多是“胡人”。狩獵是唐代統(tǒng)治階級享樂生活之一。唐墓中出土的騎馬出獵俑像數(shù)量不少。墓葬中大量的馬匹、駱駝等載運工具都反映了唐代的商業(yè)繁盛,交通發(fā)達。還有一些驅(qū)逐邪惡的神怪,作為護衛(wèi)、鎮(zhèn)墓之用,形象兇惡,極盡夸張想象。
中國的俑像雕塑在美術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中、小型陶塑,是我國封建時代墓葬里隨葬品中數(shù)量最多,形式最美,制作最好的一種雕塑藝術佳作。由于體積小,所以也塑造的細致完美。其他雕塑,不論是陵前石雕或石窟寺廟造像,其形象的動態(tài)、服飾等都受一定的限制,惟獨俑橡,既然是為了代替活人殉葬而制作的,必然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再現(xiàn),衣飾動態(tài),必然反映了當時的真實生活和社會風尚。在造型上就比較自由,形成因時代而異的不同風格。成為一門區(qū)別于工藝雕塑和建筑裝飾雕塑的獨立形式。
泥彩塑
佛教自傳入我國以來深得崇敬,雖受過沖擊仍持續(xù)不衰。人們在山上鑿窟造像,也在城郊興建許多的寺廟,供奉佛像,頂禮膜拜。石窟中的造像有石雕也有泥彩塑。寺廟中的造像雖也有木、銅等材料的,但多為泥彩塑。古代的藝術匠人做泥彩塑時,先用木材制成骨架,再用黏土摻合河沙和纖維(麥秸、稻草、麻秕、棉花)為材料來完成塑造。陰干后打磨,涂上粉底。然后在粉底上用礦物顏料涂繪?,F(xiàn)代稱為“彩繪”,古代稱為“妝鑾”。我國古代泥彩塑的珍貴遺跡主要有:敦煌石窟的造像、麥積山石窟的泥彩塑、太原晉祠的侍女像、山東靈巖寺的羅漢像、山西平遙雙林寺的造像等。
金星泥彩塑(明代)
敦煌地處漢代以來中西往來的要道“絲綢之路”上,是佛教傳入我國的必經(jīng)之地。敦煌千佛洞共有四百九十二個洞窟,因開鑿在砂巖上,石質(zhì)松散不宜雕刻,造像均為泥彩塑。最大的33米,最小的10厘米,共2415件。在布局上,一般是佛像居中心,兩側(cè)是弟子、菩薩、天王、力士。各類人物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F(xiàn)存最早的塑像始于北魏。敦煌地處沙漠,氣候干燥,雖經(jīng)1500多年,泥彩塑仍保持完好。
麥積山石窟群在甘肅省天水地區(qū)。因開鑿石窟的山形很像農(nóng)村的麥草垛,所以叫麥積山。山上共開鑿石窟約一百九十多個,雕塑共有一千多尊。從北魏到宋代都有雕塑,被譽為古代的大雕塑館。由于石質(zhì)不宜于雕刻,所以造像多為泥塑,只有極少數(shù)從外地運來的石刻造像碑。麥積山雕塑的人物造型更為接近現(xiàn)實,雖然是佛經(jīng)中的人物,但人間氣息很濃,有不少臉型圓潤、面含微笑,令人感到純潔、優(yōu)美的塑像。
唐代在太原附近晉水之濱建了晉祠,紀念周代武王后妃邑姜。這座祠廟在宋代毀于火災后,再建時在祠殿中又泥塑了邑姜像和四十多個宮廷侍女像。這些塑像不是佛教人物,而是現(xiàn)實中的宮廷侍女,所以有很大的創(chuàng)作自由。她們展示了不同的職位和不同的年齡、性格,以及式樣各異的彩色服飾等,令人有猶入宋代宮苑之感。侍女有的老成持重,有的單純活潑,有的神情恬靜,有的喜形于色、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左顧右盼、竊竊私語,使大殿內(nèi)充滿了生氣。這些彩塑是宋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
靈巖寺位于山東省長清縣,泰山西北約二十千米的靈巖山。此地風光幽美,文物薈萃,自古以來為文人學士臨風吊古之勝境。千佛殿中有40尊羅漢彩塑坐像。據(jù)現(xiàn)存木牌題榜看,其中有11尊為中國高僧,29尊為梵僧羅漢。這40尊塑像的確切年代還有待確定。多數(shù)學者根據(jù)千佛殿重建年代和彩塑風格,認為是宋代所塑。這些彩塑擺脫了一般佛教造像的固定模式,其造型真實,神態(tài)感人,人物性格刻劃入微:有的據(jù)理爭辯,有的凝神沉思,神態(tài)各異、無一雷同,人稱“海內(nèi)第一名塑”。
山西平遙縣城西南的雙林寺,建于北魏早期,明代多次重修。現(xiàn)存塑像大多為宋、明泥彩塑,共有2000多尊。天王殿里的天王、金剛強健威武,形體夸張有度,塑造手法非常細膩,身著的甲胄塑造得非常精美。其他殿中的佛、弟子、菩薩、文武臣將、觀音及十八羅漢、閻王、判官、土地神還有關羽及三國故事,都制作精細、栩栩如生,令人嘆服。彩塑林立的雙林寺是一座精美的造像藝術館。
我國古代的泥彩塑遺跡非常豐富,體現(xiàn)了古代藝術家精湛的技巧,是我國古代雕塑的重要組成部分。
石窟雕塑
漢代中期佛教隨文化和商業(yè)的交流而傳入我國,到了三國兩晉時代,浸透到南北各地各階層中間。封建統(tǒng)治階級崇信佛教,利用佛教來麻醉人民,處于社會動亂的被壓迫人民,也企盼從佛教中求脫苦海,于是,佛教大為興盛。
佛教用形象來為宣傳教義服務,把佛釋加牟尼、菩薩及其弟子的面貌和佛經(jīng)故事等表現(xiàn)出來,以供信徒們瞻仰、崇拜。僧徒們需要在寂靜的山洞里修身養(yǎng)性,所以特意在山崖上開鑿石窟,雕塑佛像。有的還用磚、石等構(gòu)筑窟形建筑,或在石窟前構(gòu)造木質(zhì)建筑。石窟中的造像有石雕、泥塑、石胎泥塑等。石窟藝術在我國是佛教藝術的具體體現(xiàn)。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至宋代,佛教造像遍及南北各地,成為當時雕塑的主流。在全國范圍內(nèi)石窟遺址有一百多處,著名的石窟群不下十幾處,形成了許多馳名中外的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上的藝術奇觀,每年吸引著大量的中外游客。代表性的石窟群是大同云崗、洛陽龍門、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鞏縣石窟、南北響堂山、大足石窟等。每一處有窟室數(shù)十個到2000多個,其中雕刻的佛、菩薩、飛天像等多得難以統(tǒng)計。作品的體積從十幾厘米到二三十米不等,可謂豐富多彩、氣象萬千。
約在公元460年,魏帝發(fā)起在云崗的沙石巖上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宏偉的石窟廟宇。整個石窟群東西延綿約1千米,依山西大同西郊的武周山崗鑿成。因山崗起伏如云,故稱“云崗”。最大的佛像高十七米,象征著佛教的神圣和朝廷的權力。云崗石窟中雕刻的佛像、飛天等共有五萬一千多軀,雕鑿富麗為全國之冠。
公元490年,魏遷都洛陽后,創(chuàng)造了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于政治文化的中心洛陽,成了佛教藝術的中心。龍門的石灰石較細密,適宜雕刻造型精致、線條流暢的雕像。最早開鑿的是賓陽洞,它是龍門石窟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窟,雕有佛、菩薩、飛天。其中最著名的皇后禮佛圖浮雕,表現(xiàn)的是皇后在侍從儀仗的簇擁下緩慢行走的場面。這件浮雕非常珍貴。
龍門石窟雕像
隋唐時代宗教造像繼續(xù)發(fā)展,全國的石窟造像超過歷史紀錄,藝術水平也達到了最高點,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唐王朝以洛陽為東都,在龍門大規(guī)模開窟造像,雕刻了大量的造像。奉先寺盧舍那佛就是武則天時期最大的雕塑之一。唐代敦煌莫高窟和麥積山等地的造像,寫實手法大為進步,人體比例合適,姿態(tài)生動,衣紋處理真實自然,人物形象刻劃得深入、豐富,表現(xiàn)了佛的莊嚴,菩薩的慈悲,弟子的善良,天王、力士的勇猛。這期間,四川樂山開鑿了中國以至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歷時90年。雕像總高71米,頭長近15米,耳朵就有7米長,以宏大瑰偉載入文化史冊。
唐代之后興起了禪宗思想,各地普遍流行觀音菩薩像、羅漢、彌勒佛,石窟雕塑的面貌煥然一新。這時較有特色的是四川大足石窟雕塑。
中國石窟雕塑的風格在早期明顯受印度佛教雕塑的影響,內(nèi)容也完全按照佛典的要求。后來,造像逐漸趨向?qū)憣崳⒙龑⑼鈦硭囆g和民族傳統(tǒng)融化、吸收。藝術家開始以人的情感和性格來表現(xiàn)佛教中的形象。無論衣飾、動態(tài)都由神化逐漸接近人間化,使得佛教造像充滿生氣,肌柔膚潤,歌頌了女性的美麗和男性的健壯。飛天形象是中國古代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表達了人類奔放的感情和生活的快樂。造像的題材逐步廣泛,滲進了不少現(xiàn)實生活的題材,充滿了現(xiàn)實氣息。佛教雕塑從隋到唐逐步走向成熟,在中國生根開花,發(fā)展到一個更高水平,形成了中國風格的石窟雕塑藝術。
畫像石和畫像磚
畫像石
畫像石刻是古代雕刻在門楣、祠堂、墓室、棺槨等上面的裝飾性石刻浮雕。畫像磚是指嵌于墓室或建筑物壁面上的,以木模壓制出有凹凸線畫的磚塊。畫像石和畫像磚既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又是一種裝飾品,是繪畫與雕塑結(jié)合的藝術。在我國古代遺址中,出土了不少壁畫,但壁畫經(jīng)不起自然的和人為的破壞,多已殘缺不全。幸運的是畫像石和畫像磚,經(jīng)得住長期的侵蝕而完整地保存下來。這些遺跡為我們研
究古代的政治、經(jīng)濟以及文化、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漢代畫像磚
漢朝建立以后,中國封建時代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文藝得以發(fā)展。漢代尊崇儒教,厚葬風俗極為盛行,上自皇室,下至顯貴,都大規(guī)模經(jīng)營陵墓、祠堂。生時恣情享樂,為了死后哀榮,便把生前生活情景和寵愛的東西雕刻于墓室之中,因此,畫像石和畫像磚大為流行。熾盛之風延續(xù)至東漢、魏、六朝及唐代。畫像石、畫像磚的內(nèi)容廣泛,可分為四個方面:
1社會生產(chǎn):如耕種、紡織、冶鍛、狩獵、捕魚等,反映了生產(chǎn)勞動的情形,有強烈的生活氣息。
2社會生活:戰(zhàn)爭、宴飲、舞樂、雜技、格斗及車騎出門、聚會等。這類內(nèi)容多半記錄了墓主人的生活情景。無論是宴樂的喧鬧、車馬的奔騰,都極真實生動。
3歷史故事:帝王、將相、圣賢、烈女、刺客、孝子等。這些畫面都表現(xiàn)一定的主題,選取了最有表現(xiàn)力的情節(jié),使人物栩栩如生。
4神話傳說及鬼神迷信:伏羲、女媧、王母、王公、玉兔、仙人及奇禽異獸等。這些神話傳說反映了當時人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以及豐富的想象力。
畫像石、畫像磚的雕刻技法不拘一格,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形式:
1以凸出平面的線和形體的手法來表現(xiàn),稱為陽刻。
2用低于平面的線條來表現(xiàn)的方法,稱為陰線刻。
3把形象某部分刻透的方法,稱為透雕。
畫像石、畫像磚的藝術手法通常是:
1把不同時間與空間的事物描繪在同一畫面上,擴大意境。在畫像石、磚上經(jīng)常能看到這種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自由構(gòu)圖組織畫面的情況。如山東沂南畫像石《戰(zhàn)爭》圖,在畫面中間安排一座橋,橋的右方是駕車奔向橋頭的主帥,左方是戰(zhàn)斗的場面,橋上是行進的士兵,橋下是劃船的水軍,天上有飛鳥,水中有游魚。呈現(xiàn)出一幅戰(zhàn)爭的畫面。
2充分運用夸張的手法。畫像藝術是一種浮雕形式,形象沒有很多的細節(jié),都是剪影式的人像,只能通過夸張人物、動物的動態(tài),強調(diào)形象的外輪廓的變化來表達意境。南陽畫像石的《異獸》,特別夸張其張牙舞爪的姿態(tài)?!度双F爭斗》則夸張其勇猛。酣戰(zhàn)的激情?!遏~獵》重點在魚,構(gòu)圖上魚大而突出,非常醒目。
畫像石、畫像磚中的許多作品造型質(zhì)樸,構(gòu)圖富有變化,線條運用生動自然,是我國古代雕塑的珍貴遺產(chǎn)。保留下來的畫像石、畫像磚為數(shù)不少,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四川、陜西、山西等地。山東石刻質(zhì)樸厚重,河南石刻雄健生動,四川畫像磚輕松奔放。
將軍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位于陜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cè)15千米。1974年3月的一次偶然機會被發(fā)現(xiàn)。
出土的兵馬俑陣容嚴整,規(guī)模雄壯,配合有序。1、2號兵坑內(nèi)的武士俑面朝東,三列橫隊為先鋒部隊,三個領隊身穿鎧甲,其余兵士免盔束發(fā)、著短褐、扎裹腿,穿薄底淺幫的鞋,緊系鞋帶,體現(xiàn)了沖鋒陷陣的戰(zhàn)士“輕足善走”的特點。強大的后續(xù)部隊由38路縱隊和幾千個鎧甲俑簇擁著戰(zhàn)車組成。面向東方,似乎在浩浩蕩蕩的行進之中。軍隊兩旁及后面都列有衛(wèi)隊。
前鋒部隊的武士俑和軍隊兩側(cè)衛(wèi)隊的武士俑,多數(shù)手執(zhí)矛,戟等長兵器。軍陣場面肅靜而又富有寬闊雄大的境界。
這些兵俑形象面貌互不相同,年齡、性格、表情各異,極為生動。古代藝術家們采用了豐富多樣的手法,使立正姿勢的武士俑在靜止中增加一些手的動作變化,讓跪式俑或背弓,或射箭。將軍俑右手緊握左手腕的力度十分鮮明。乘駕戰(zhàn)車的騎俑雙臂前伸,似在沖鋒。有的戰(zhàn)士呈微笑狀態(tài),以表現(xiàn)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為了更好地突出生氣勃勃的斗爭風貌,夸張了戰(zhàn)士的濃眉大眼、闊口寬腮,顯得英俊、剛直,顯示出大無畏精神。
秦兵馬俑像
在俑的重要組成部分——戰(zhàn)馬的塑造中,藝術家們著力刻畫戰(zhàn)馬蓄勢欲動的特點,或是昂首揚尾,或是張口嘶鳴以及雙耳上聳,全神貫注的眼睛,張大的鼻孔,寬闊的前胸,堅實的筋肉,矯健的四肢,都給人急不可耐地要奔馳疆場的強烈印象。在秦代以前,我國用馬作為題材的雕塑非常罕見,而在始皇陵卻出土了那么多的陶馬,不但形體龐大,而且神態(tài)生動、手法熟練,馬的全身比例都十分均稱適度,肌肉、骨骼、筋脈都塑造的非常逼真,特別是刻劃出了戰(zhàn)馬的剛勁性格和矯健的風姿,塑造藝術竟達到如此驚人的寫實程度,令觀者不勝感慨。
這些兵馬俑形體高大,武士俑高約185米,陶馬與真馬形體相當,超越一般俑塑高度數(shù)倍。一般墓俑為了數(shù)量多,制作快,多用模制法,以致俑人的形象少有變化。這些高大的俑和馬,從塑造到燒成經(jīng)歷了復雜的制作過程,解決了許多工藝的問題,使成品不縮不裂,毫無變形,顯示了兩千多年前我國雕塑工匠們高度的技術水平。
這批兵馬俑不僅彌補了我國雕塑史中秦代的空白,而且由于塑造藝術的高水平,使我國雕塑史放射出了奇輝異彩。近年來,已在俑坑處建成了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雕塑館,供中外人士游覽觀賞。
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
唐太宗死后葬在陜西省醴泉縣的九嵕山昭陵,在陵前建有六塊駿馬浮雕石刻像,稱為“昭陵六駿”。這六匹駿馬都是唐太宗歷次征戰(zhàn)時坐騎,有征洛都時的“颯露紫”,與劉黑闥作戰(zhàn)時的“拳毛”,與竇建德作戰(zhàn)時的“青騅”,與王世充等作戰(zhàn)時的“什伐赤”,與宋金剛作戰(zhàn)時的“特勒驃”和與薛仁杲作戰(zhàn)時的“白蹄烏”。這六匹有戰(zhàn)功的駿馬雕像,刻于唐太宗在位期間的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是藝術成就極高的古代雕塑,概括塑造出了六駿的立、行、奔、馳的生動、健美、雄勁的各個不同的姿態(tài)。其中“颯露紫”表現(xiàn)的是戰(zhàn)馬中箭受傷,護持者正在為它拔去箭支,馬在垂頭好像鎮(zhèn)定地配合著人的動作?!叭焙汀疤乩镇姟痹诰彶角靶校硗馊ヱR正在呼嘯飛躍奔進,浮雕對于馬的強勁筋肉和馬的烈昂與喘息的神態(tài)都作了真實的刻劃。
“昭陵六駿”是現(xiàn)存古代雕刻中最有價值的紀念性物品。唐太宗為追念這六匹駿馬,在自己的陵墓前刻像加以紀念,象征著唐初的武功事業(yè)。但是這些浮雕并不是概念式的作品,它們從歷史性上傳達出當時的真實,從藝術性上也傳達出了對象的真實形象和情感。這六件雕刻作品是中國古代雕塑的精品,高度體現(xiàn)了當時工匠們的技藝水平,樹立了民族的藝術風格。
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
1969年在甘肅省武威發(fā)掘出一座東漢時期的墓葬。墓中出土了大批的銅鑄車馬。有駕車的馬,也有人騎的馬,造型都非常生動,鑄造工藝也很精致,反映出墓主人是一位善于騎馬,喜歡馬的人。在這些銅馬中,有一件最有價值的青銅奔馬,令人驚嘆,轟動了中外藝術界和考古界。這件青銅奔馬高345厘米,長41厘米,它沒有拉車駕轅,也沒有被騎乘,而是自由地奔騰。它昂首嘶鳴,尾巴飛揚,蹄子靈活舒展。一只蹄子踏在一只飛鳥的身上,這只飛鳥回過頭來顯得非常驚駭。這匹駿馬跑得如此之快,以致于超過了高速飛翔的燕子。這件雕塑表現(xiàn)了駿馬神速飛奔,一往無前的矯健身姿和風馳電掣般的奔騰氣勢。根據(jù)這件雕塑的造型,人們稱之為“馬踏飛燕”。
有些專家考證認為,原來所說的這個飛燕乃是古代傳說中的“龍雀”。馬也不是凡馬,而是神馬,即“天馬”。更增添了這件雕塑的神秘色彩,使這件作品的意境更加深遠,大有“天馬行空”的感覺。那唯一作為支點的一蹄輕觸在“龍雀”上,而這只被稱為神的“龍雀”回首閉翅疾飛的驚愕狀態(tài),使人看到的是一匹“四蹄疾于鳥”、“自然凌翥”、“不可羈勒”的神馬的形象。人們也稱它為“馬超龍雀”。
這件青銅雕塑的構(gòu)圖非常巧妙,雖然整個雕塑只有一個蹄子作為支點,但揚起的蹄子和尾巴,以及優(yōu)美的姿態(tài)使人感到這件作品重心是平衡的,雖然動勢很強,但沒有不穩(wěn)定的感覺。飛燕作為雕塑的支點,處理得極為妥當。
云岡石窟大佛
云岡石窟佛像
云岡石窟創(chuàng)建于北魏文成帝拓跋睿和平年間(460~465年)。早在公元1世紀左右,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為了爭取更多的教徒,便于佛教徒參禪打坐,舉行宗教儀式,從公元3世紀起,封建統(tǒng)治者花費大量人力財力,陸續(xù)在山巖旁依山開鑿不少石窟,修建豪華的寺院、寶塔。尤其是石窟藝術在全國分布較廣,而云岡石窟就是中國最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云岡石窟是由一位叫曇曜的和尚主持開鑿的,由他首先開鑿石窟五所,世稱“曇曜五窟”。以后又陸續(xù)興建開鑿,直到魏孝文帝元宏遷都洛陽之前基本完成,前后花費近40年時間。這座云岡石窟大佛即是“曇曜五窟”之一的三世佛的大坐佛。大佛高約14米,氣勢宏偉,慈顏微笑注視著觀眾。從這尊大佛的形象處理可以看得出早期佛教造像受印度佛教造像的一些影響,佛的形象帶有南亞人的特點。這種情況,到唐代的石佛造像就消逝了。由于年代久遠,石佛手已殘損,但是釋迦佛作“法界定印”的手勢還依稀可辨。原保護大佛的窟頂崩塌。這尊雕像可以說是北魏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
霍去病墓前石雕
霍去?。ü?40~前117年)是西漢武帝時英勇善戰(zhàn)的名將,六次抗擊匈奴。因有戰(zhàn)功,被封為大司馬驃騎大將軍冠軍侯。他死后漢武帝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葬禮,并在武帝的茂陵旁建造了一座象征匈奴的居地祁連山的墳墓,以紀念他在祁連山一帶反擊匈奴戰(zhàn)爭中的不朽功勛。墳墓造得高大如山,遍植林木,還雕刻了大型石刻多件散置“山”上,開創(chuàng)了我國借助雕塑與建筑環(huán)境的綜合而形成紀念性綜合體的先例。
霍去病墓前石雕——馬踏匈奴
霍去病墓的石雕共發(fā)現(xiàn)16件,其中《石人》、《躍馬》、《臥馬》、《馬踏“匈奴”》、《伏虎》、《人與熊》等9件發(fā)現(xiàn)時散置在墓冢的“山”上。其余的《臥象》、《蛙》、《蟾》、《魚》等7件是1957年文物管理人員在墓冢的土中鉆探發(fā)現(xiàn)的。這些石雕獨特而簡煉的造型手法,對石塊的巧妙利用,使后人深感嘆服。
石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被稱為“馬踏匈奴”的雕像。高約2米,原是設置于墓前,是霍墓石雕中的主題性雕塑。為了紀念這位英雄墓主人,并沒有直接去表現(xiàn)其本人,而是借助英雄的戰(zhàn)馬。用威武的馬象征勝利者,把戰(zhàn)敗的匈奴奴隸主踏于馬下,用意明確。馬被雕得強健有力,而匈奴奴隸主卻被踏得蜷縮在馬腹下狼狽掙扎。但他仍手持弓箭不甘心失敗。這是我國最早的一座紀念碑式的石雕,是中國古代大型紀念性雕刻的早期杰作,值得我們珍視。
《伏虎》也是霍去病石雕中的一件佳作。古代的雕刻巨匠非常了解虎的特點,用一塊很像匍伏老虎的自然石頭,只經(jīng)過簡要的藝術加工,就把一只準備捕食的老虎表現(xiàn)了出來。這只老虎伏地收肢,隱伏在那里,虎視眈眈,全身聚集著一股力量,隨時準備一躍而起。身軀上刻鑿的幾道看似任意的線條,非常輕松地表現(xiàn)了虎周身的斑紋,又令人感到了它血液的流動,肌肉的起伏,充滿了活力?;⑽不鼐碓诨⒈成?,保持了石雕的整體,也助長了虎的機警。這件石雕造型簡潔、概括,形象真實、生動,很有威懾力。粗獷的表面效果造成了皮毛的質(zhì)感。
《躍馬》長25米,表現(xiàn)了一匹休息臥地的馬,正要一躍而起的那一瞬間。雕刻者利用巨型石塊的自然形態(tài)稍加雕琢,圓雕、浮雕、線劃手法并用,次要的地方大膽概括,主要的部分充分刻劃。與身軀和腿部比較,馬的頭部做了具體刻劃。表現(xiàn)形似的時候,更注重神似,更好地表現(xiàn)了躍馬的精神狀態(tài)。
霍去病墓石雕的特點是造型古樸、雄渾,雕刻技法粗獷、簡潔,構(gòu)思選料巧妙、獨到,藝術處理夸張、變形。這些石雕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藝術家敏銳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表現(xiàn)力,是我國存在時代最早、體積最大、最能代表中華民族氣質(zhì)的珍貴的雕塑遺產(chǎn)。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在天安門南約463米,正陽門北約440米的南北中軸線上。它莊嚴宏偉的雄姿,具有我國獨特的民族風格。在廣場中與天安門、正陽門形成一個和諧的、一致的、完整的建筑群。
紀念碑總高3794米,碑座分兩層,四周環(huán)繞漢白玉欄桿,四面均有臺階,下層座為海棠形,東西寬5044米,南北長6154米,上層座呈方形,臺座上是大小兩層須彌座,下層須彌座束腰部四面鑲嵌著8塊巨大的漢白玉浮雕,分別以“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zhàn)爭”、“勝利渡長江”為主題。在“勝利渡長江”的浮雕兩側(cè),另有兩幅以“支援前線”、“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為題的裝飾浮雕。浮雕高2米,總長468米,雕刻著170多個人物,生動而概括地表現(xiàn)出我國近百年來人民革命的偉大史實。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
從碑身東面起,按著歷史順序瞻仰。第一幅浮雕是“銷毀鴉片煙”,描述了鴉片戰(zhàn)爭前夕,1839年6月3日,群眾在虎門銷毀鴉片的事跡。浮雕上,憤怒的群眾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運到海邊,傾倒在放有石灰的窖坑里銷毀,一股股濃煙從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臺和千百只待發(fā)的戰(zhàn)船,準備隨時還擊英帝國主義的挑釁。畫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現(xiàn)出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堅定決心。東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寫1851年太平天國的“金田起義”。太平天國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經(jīng)濟、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號,嚴重地動搖了清朝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在這幅浮雕上,一群拿著大刀、梭鏢、鋤頭,扛著土炮起義的漢族壯族人民的兒女,正從山坡沖下來,革命的旌旗在迎風飄揚。
往南轉(zhuǎn)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莊嚴畫面。深夜,起義的新軍和市民,摧毀了湖廣總督府門前的大炮,正向總督府里沖去??偠礁畠?nèi)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總督府的牌子被打斷;撕碎了的清朝的龍旗,被踐踏在地下。辛亥革命,結(jié)束了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接下來的一幅是“五四愛國運動”。這是中國民主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zhuǎn)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的轉(zhuǎn)折點。浮雕的畫面顯示出學生們齊集于天安門前舉行愛國示威游行的情景。一群男女青年學生,舉著“廢除賣國密約”的旗幟,慷慨激昂地來到天安門前。梳著髻子、系著長裙的女學生,在向市民們散發(fā)傳單。人群高處,一個男學生正在向圍著他的群眾演說。憤激的青年演說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個浮雕充滿了痛恨賣國賊、激動人心的氣氛。南面的第三幅是“五卅運動”。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眾一萬多人在南京路上舉行反帝國主義大示威,英國巡捕向徒手群眾開槍射擊,死傷多人?!拔遑K案”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促使全國范圍的大革命風暴的爆發(fā)。這幅浮雕表現(xiàn)出由工人階級領導的各界人民堅強不屈地向帝國主義斗爭的情景。畫面上成千上萬的工人、學生、市民舉著“打倒帝國主義”的小旗,沖破英國巡捕的沙袋、鐵絲網(wǎng)英勇地前進;商店關門罷市,戴著禮帽的商人也加入了斗爭的行列;被打傷的工人,在戰(zhàn)友們攙扶下,繼續(xù)勇往直前。人群后面,隱約看到外灘的海關和銀行大樓。
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八一南昌起義”的浮雕。畫面從一個連隊的角度來表現(xiàn)這一偉大起義的情景。1927年8月1日早晨,一個指揮員揮著左手向戰(zhàn)士們宣布起義,士兵們舉著起義的信號——馬燈,光輝的紅旗舉起來了,戰(zhàn)馬在呼嘯,勞動人民在幫助搬運子彈,戰(zhàn)士們激昂地高呼著。南昌起義,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展開了以革命武裝反對反革命武裝的斗爭。緊接著的一幅是“抗日敵后游擊戰(zhàn)”,浮雕上顯現(xiàn)出抗日戰(zhàn)爭時期太行山區(qū)敵后游擊戰(zhàn)的場面。遠遠望去,在一座雄偉峻峭的半山腰里,游擊隊員們正穿過高大的樹林和茂密的青紗帳,去打擊敵人。畫面上,青年男女農(nóng)民拿著鐵鏟,背著土制地雷;白發(fā)的母親送槍給兒子,去打擊日本侵略者;年輕小伙子站在指揮員身旁,等候命令,準備隨時投入消滅敵人的戰(zhàn)斗。
最后來到碑身的正面,看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的浮雕,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浮雕上,號兵吹起沖鋒號;指揮員右手高舉,連連向高空發(fā)射信號彈;已登上敵岸的戰(zhàn)士,踏著反動派的旗子,向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老巢——南京城沖去;后面數(shù)不清的戰(zhàn)船正在波濤中前進。在這幅浮雕的兩旁,是兩塊裝飾性的浮雕。左邊,是渡江前夕,工人抬擔架、農(nóng)民運軍糧、婦女送軍鞋等熱烈支援前線的場面。右邊的一塊,表現(xiàn)全國各階層人民舉著紅旗和鮮花,捧著水果,歡迎解放軍、慰勞解放軍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