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數(shù):4079  |  更新時間:2012-08-20 17:26:45  |  分類:

職場勵志

控制情緒

用別人的嘲笑激勵自己

一個人為人言所左右并不是謙虛的表現(xiàn),恰恰是缺乏主見的一種反映。

“菲亞特”是“意大利都靈汽車制造廠”的縮寫。九十多年的創(chuàng)業(yè)史,歷盡了艱辛坎坷,菲亞特從小到大,從國內(nèi)到國際,靠的就是堅韌不拔、漠視別人嘲笑的精神。

菲亞特的創(chuàng)始人老阿涅利在都靈辦廠時,許多大名鼎鼎的經(jīng)濟學家嘲笑他,說什么“汽車只是少數(shù)貴族人家的奢侈品,沒有前途”。但老阿涅利卻毫不動搖,堅持辦廠。

如今,有2000多萬輛汽車在亞平寧半島上奔馳,更多的車輛行駛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事實證明了老阿涅利的遠見。

喬瓦尼·阿涅利在繼承了家業(yè)的同時,也承襲了他祖父這種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20世紀70年代初期,西方爆發(fā)了能源危機,汽車工業(yè)更是首當其沖。阿涅利在嚴峻的現(xiàn)實面前探索道路,勇于開拓,針對能源短缺,絞盡腦汁研制低耗油車;針對市場萎縮,千方百計降低生產(chǎn)成本,最終,菲亞特以競爭性的價格戰(zhàn)勝了對手。

當集團要丟掉“病入膏肓”的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公司的包袱時,福特汽車公司準備全部購買,乘機入侵意大利市場。是“引狼入室”還是“拒狼于門外”,對阿涅利來說,答案非常明確。就在福特與伊利即將達成協(xié)議的關鍵時刻,阿涅利拋出了一套全面拯救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公司的計劃,此舉頓時轟動了歐美世界。那一年,菲亞特汽車部門的營業(yè)額只有73億美元,而福特高達5277億美元。“小兔碰大象”、“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等醒目標題紛紛出現(xiàn)在歐美報刊上。但是,一旦決心下定,阿涅利不顧諷刺挖苦,毫不動搖。后來,在意大利政界、各派勢力的支持下,阿涅利終于戰(zhàn)勝了強敵,擴大了“帝國”的版圖。阿涅利這種堅韌不拔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使菲亞特發(fā)展成為經(jīng)營范圍多達15個、“海陸空”各種產(chǎn)品領域都有涉足、營業(yè)額高達2938億美元、約相當于意大利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4%、在歐美聞名遐邇的大公司。

不要讓批評干擾你的行為

如果你立志要有一番作為、要成功,那么就要做到:不要為別人的批評而煩惱。

即使被別人說了無聊的閑話,被人當做笑柄,被人騙了,或者被某一個我們最親密的朋友給出賣了——也千萬不要縱容自己只知道自憐,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想想耶穌基督所碰到的那些事情。在他遇上麻煩的時候,他的一個門徒竟公開背棄了他,還三次表白他根本不認得耶穌——一面說還一面發(fā)誓。這就是耶穌所碰到的,為什么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比耶穌更好呢?

雖然我們不能阻止別人對自己做任何不公正的批評,卻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即可以決定是否要讓自己受到那些不公正批評的干擾。

當年馬修布拉還在華爾街美國國際公司擔任總裁的時候,有人問他是否對別人的批評很敏感。他回答說:“是的,我早年對這種事情非常的敏感。我當時急于要使公司里的每一個人都認為我非常完美,要是他們不這樣想的話,就會使我憂慮。只要一個人對我有一些怨言,我就會想法子去取悅他??墒俏宜龅挠懞盟氖?,總會讓另外一個人生氣。然后等我想要補足這個人的時候,又會惹惱了其他的人。最后我發(fā)現(xiàn),我愈想去討好別人,以避免別人對我的批評,就愈會使我的敵人增加。所以最后我對自己說:只要你超群出眾,就一定會受到批評,所以還是趁早習慣得好。這一點對我大有幫助。從此以后,我就決定只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而把我那把破傘收起來,讓批評的雨水從我身上流下去,而不是滴在我的脖子里?!?/p>

林肯要不是學會對那些謾罵置之不理,恐怕他早就受不住內(nèi)戰(zhàn)的壓力而崩潰了。他寫下的如何處理對待批評的方法,已經(jīng)成為了文學上的經(jīng)典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麥克阿瑟將軍曾經(jīng)把它抄下來,掛在總部的寫字臺后面。而邱吉爾也把這段話鑲在框子里,掛在書房的墻上。

這段話是這樣的:“如果我只是試著要去聽——更不用說去回答所有對我的攻擊,這爿店不如關了門,去做別的生意。我盡我所知的最好辦法去做——也盡我所能去做,進而我打算一直這樣把事情做完。如果結果證明我是對的,那么人家怎么說我,就無關緊要了;如果結果證明我是錯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氣來說我是對的,也沒有什么用?!?/p>

忘記昨天的不幸

一個人為情感所支配,行為便沒有自主之權,而且會受命運的宰割。

有一位婦人,她和丈夫一起過著拮據(jù)的生活,愛情是他們唯一值得一提的財富??墒怯幸惶?,丈夫因病去世,她變得一無所有。她沒有什么人可以依靠,不得不努力賺錢養(yǎng)活自己。她倒是還有一個親妹妹,卻比她更窮,幫不上她什么忙。她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了一部舊車,去為一家出版公司推銷圖書。

她的工作很辛苦,生意也不好做。她又孤獨,又沮喪,這種情緒又進一步影響她的銷售業(yè)績。她沒有固定薪水,全靠從賣書所得中提成,收入毫無保障。她每天有一百個擔心,可以說什么都怕:怕付不出購車貸款,怕交不起房租,怕沒有足夠的東西吃,怕健康情形變壞而無錢看醫(yī)生……她覺得活著也沒什么希望,甚至想自殺,但她又怕妹妹會因此覺得很難過,也怕妹妹負擔不起她的喪葬費用。她真不知道如何打發(fā)每天了無生趣的日子。

有一大,婦人閱讀一本書,看到了一句很令人振奮的話:“對一個聰明人來說,每天都是一個新的生命?!?/p>

婦人細細品味這句話,忽然明白,自己一直活在昨天的不幸和明天的恐懼中,反而忽略了今天。可是,昨天的痛苦,自己已經(jīng)承受過了,有必要反復兌付嗎?明天的痛苦,還沒有到來,有必要提前結算嗎?只有今天的酸甜苦辣,才是自己應得的酬勞。那么,何不放下昨天的包袱和明天的煩惱,一門心思將今天經(jīng)營得有滋有味?

她請人用電腦將這句話打印出來,貼在車子前面的擋風玻璃上。每天開車出發(fā)時,她就對自己說:“今天又是一個新的生命!”然后滿懷希望地上路。漸漸地,她學會了忘記過去,不想未來,只想如何干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從此,她的心情變得開朗起來。她的樂觀情緒甚至感染了她的客戶,他們都非常樂意跟她打交道。她的銷售業(yè)績和個人收入都成倍增長,她再也不用擔心沒錢付這付那了。

一年后,她還找到了一個傾心相愛的男人,重新披上了婚紗。

克服掉壞習慣

多年前,有一個美國青年,業(yè)余愛好很廣泛。除了不那么愛念書之外,什么都樂意嘗試一下。在這些愛好中,包括旅行和抽煙。他經(jīng)常自己開著車,在各地漫游。至于抽煙,每天都需要一兩盒。

上大學期間,他拋開功課,在歐洲游歷了很長時間。他的旅行常常漫無目的。因為他年輕的身體中有著過剩的精力,他年輕的頭腦中有著混亂的思想,他需要在汽車狂奔中釋放自己。

一次,當他開著車在法國的鄉(xiāng)村疾馳時,天下起了大雨。他覺得在雨中開車的感覺很帶勁,一直開個不停,到晚上仍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夜深了,年輕人終于覺得有必要休息一下。于是,他在一個小城鎮(zhèn)找了一家小旅館住下來。

簡單吃過一點東西后,年輕人倒在床上,準備睡覺。這時他已經(jīng)很疲勞,剛一合眼就差點睡著了。不過,在即將睡過去的一剎那,他忽然想抽一支煙,睡意立即跑走了不少。于是,他翻身坐起來,從衣服口袋里取出煙盒。不料里面卻是空的。由于沒有煙,他就更想抽煙了。他索性從床上爬起來,在衣服里、旅行包里仔細搜尋,希望能找到一支平時不小心遺漏出來的煙。甚至趴在地板上,希望撿到一個以前的房客扔掉的煙頭。但他什么也沒有找到。

他決定出去買煙。當他穿上雨鞋、披上雨衣,準備出門時,忽然又猶豫了:在這個小城鎮(zhèn),居民沒有過夜生活的習慣,商店早就關門了。他唯一能買到煙的地方是遠在幾千米之外的火車站。雨又下得這么大,他非常懷疑花這么大的代價去買一包煙是否值得。

年輕人忽然想:“難道我是瘋了嗎?居然想在半夜三更,離開舒適的被窩,冒著傾盆大雨,走好幾千米路,目的只是為了抽一支煙,真是太荒唐了!”

他站在門口,默默思考著這個近乎失去理智的舉動。他想不通為什么自己如此缺少控制力,簡直就像個兩三歲的小孩子。他決定不去買煙。他將放在桌子上的空煙盒攥成一團,扔進垃圾簍里,然后重新?lián)Q上睡衣,躺回被窩里。

這天晚上,他睡得特別香甜。早上醒來時,他渾身輕松,心情很愉快。因為他徹底擺脫了一個壞習慣的控制。他大獲全勝。從此他屬于自己,不再是這個壞習慣的奴隸。

從這天開始,年輕人再也沒有抽過煙。后來,他在給一些渴望學到成功經(jīng)驗的年輕人講述這件事時,說:“我并不是想用這件事指責香煙和愛好香煙的人。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我當時已被一個壞習慣控制,快要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幾乎成了它的俘虜。”

這個年輕人沒有成為這個壞習慣的俘虜。事實上,他一生中從未成為任何一個壞習慣的俘虜。這跟他的人生如此輝煌一定有很大的關系。這個年輕人就是日后成為美國石油大王的保羅·蓋蒂。在他那個時代,他是美國最富有的人。

笑對失去的

冷靜而達觀,愉快而坦然,是成功的催化劑,是另辟蹊徑、迎接勝利的法寶。

一天,美國作家拉馬斯·卡萊爾的《法蘭西革命》一書的手稿,被女仆誤作為引火材料燒毀了。幾年辛勞,付諸東流。一時間,卡萊爾不免捶胸頓足起來。沒多久,他那了不起的心理承受力,對滅頂之災釋然一笑的樂觀胸襟,使這位作家跨越了危機,重新振作起來。后來,他重新一字一句地寫完了這本書。此書為大眾認可,成了經(jīng)久不衰的名著。

一個人要能自在自如地生活,心中就需要多一份坦然。笑對人生的人比起在曲折前悲悲戚戚的人,始終堅信前景美好的人較之心頭常常密布陰云的人,更能得到成功的垂青。

1914年12月的一天晚上,愛迪生所在的新澤西州某市的一家工廠失火,將近100萬美元的設備和大部分研究成果燒得干干凈凈。第二天,這位67歲的發(fā)明家在他的希望與理想化為灰燼之后,來到現(xiàn)場。大家都用同情和憐憫的眼光看著他,而他卻鎮(zhèn)定自若地對眾人說:“災難也有好處,它把我們所有的錯誤都燒光了,現(xiàn)在可以重新開始。”正是這種超凡脫俗的樂觀心態(tài),使這位大發(fā)明家在事業(yè)上步步邁向成功。

馬克·吐溫被評論家們稱羨為美國最偉大的愛開玩笑的人。其實,他也是美國最深刻的哲學家之一。他從小就接觸到生活的種種悲劇: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在他年輕時相繼死去;他的四個孩子,在他還活在人世的時候,一個個先他而去。他飽嘗了生活的苦楚,可他堅信,如果我們以歡笑為止痛劑來減輕失敗的苦痛,我們也能得到樂趣。我們可以適當?shù)厥棺约禾幱诔坏牡匚唬瑏碛^賞我們自身痛苦的情景。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