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許國,以身殉國——愛國價值觀的升華
忠誠許國,以身殉國
——愛國價值觀的升華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于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quán)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張巡誓死不投敵
名言
愛國應該和愛自己的家一樣。為了國家,不僅犧牲財產(chǎn),就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報國的大義。
——福澤諭吉
故事
唐朝末年,河南有一員愛國名將張巡,他的精忠保國的故事,至今還在民間傳頌著。
張巡,河南鄧州南陽人,唐玄宗開元末進士。張巡博覽群書,通曉兵法。唐玄宗天寶年間,安祿山、史思明發(fā)動叛亂。當時許多的守城官員或者投降,或者逃跑,在局勢十分危急時,張巡卻以真源(今河南鹿邑東)令起兵守衛(wèi)杞縣,英勇抵抗叛軍,屢戰(zhàn)獲勝。
唐肅宗至德二年,安祿山死后,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派他的部下尹子琦率兵10萬攻打睢陽(河南商丘)。張巡又領兵進入睢陽,與睢陽太守許遠共同守城,共戰(zhàn)叛軍,屢次擊敗叛軍進攻。張巡與許遠商謀,認為睢陽是江淮地區(qū)的門戶,如果棄城而走,叛軍必定長驅(qū)直入,那么江淮地區(qū)將不守也。為此,他們下決心誓死保衛(wèi)睢陽。城中的糧食吃光了,軍民就以茶、紙、樹皮充饑。守城中張巡與士兵并肩作戰(zhàn),身先士卒。他的榜樣作用激勵著全城將士誓死殺敵和與城池共存亡的決心。叛軍得知睢陽處于糧草斷絕、外無援兵的情況后,就加緊了對睢陽城的圍攻。眼看城池難保,張巡便面向西方的京城施禮叩拜,說:“孤城一座,儲備凈盡,城池難以保全。臣生不能報效國家,死了變成厲鬼也要殺賊!”
睢陽城陷落后,張巡被俘。叛將尹子琦對張巡說:“聽說在守城中你臨陣督戰(zhàn),大聲疾呼,總是眼眶脹裂,血流滿面,把牙齒都咬得粉碎,何必這樣呢?”張巡回答說:“我想氣吞逆賊,只是力量不足罷了!”尹子琦聽后十分惱怒,便用刀把張巡的嘴撬開。邊撬邊說:“我讓你吞!我讓你吞!”把張巡的牙齒幾乎全部撬掉。面對叛軍的瘋狂和慘無人道,張巡視死如歸,大罵道:“我為國家和父老鄉(xiāng)親而死,你們卻依附賊人充當叛賊,簡直就是豬狗一樣,你們是不會長久的!”尹子琦軟硬兼施勸降無效,便下令殺害了張巡及其部將36人。張巡被害前,氣色不變,視死如歸。
張巡指揮的睢陽保衛(wèi)戰(zhàn),把10萬叛軍緊緊地吸引在睢陽城下,使之不能南進江淮。睢陽城數(shù)萬軍民前后堅持戰(zhàn)斗了一年零十個月。城破的時候,城中僅僅剩下400人,而沒有一個人投降。睢陽保衛(wèi)戰(zhàn)對阻止叛軍南下起了重大作用,使江淮地區(qū)的財富得以保存,為平定叛亂提供了經(jīng)濟來源。
解讀
張巡在戰(zhàn)斗中所表現(xiàn)出的堅貞不屈、殺身成仁的愛國精神,至今仍被河南人民所傳頌,在中華愛國英烈史上,寫下了光輝而壯烈的篇章。
史可法舍身報國
名言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話,我就有義務把它獻給祖國。
——林耐
故事
史可法,字憲之,號道鄰,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明末大臣,抗清英雄,崇禎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1644年李自成滅明朝,他在南京擁立福王(弘光帝),授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仍掌管兵部事務。1645年,福王派遣史可法保衛(wèi)揚州。他禮賢下士,招徠人才,積極加強揚州至淮北一帶的防御,準備北伐。
同年4月,緊急軍事報告?zhèn)鞯綋P州,聽到北方的情況很危急,他便晝夜在城墻上視察城防。爾后又聽到泗州沿河一帶防信總兵官李遇春、王之綱等亦投降清兵,史可法痛心疾首。他流著淚對全城士民進行作戰(zhàn)動員,決心死守揚州。清軍南下,清軍攝政王多爾袞給史可法寫信誘降,史可法回信拒絕,說,我現(xiàn)在只有鞠躬致命,自己盡到作臣民的民族氣節(jié),而不知還有其他什么。清兵迫近揚州城下,清豫親王多鐸又派降將李遇春等,前去城下勸說史可法投降。史可法聞聽痛罵叛徒,命令守城總兵史得威前去答言。史得威數(shù)落叛臣負天朝厚恩、國家厚望,還有什么臉面前來見史大人,并轉(zhuǎn)達了史司法堅守不屈的意志。多鐸再派在鄉(xiāng)里管事的人手捧勸降令旨在城濠邊勸說,史可法罵曰:“我是明朝首席大學士,豈肯背叛國家去為清朝效力?!彼煊美K子將兩名健壯士兵墜到城下,將鄉(xiāng)里管事的人與勸降令旨一起投入城濠水中,以示不屈如故之決心。以后,史可法又接多鐸書信多次,史可法皆不啟封,均置于火中。
多鐸見招降不成,便發(fā)動總攻。史可法親臨城頭督戰(zhàn),率軍民死守揚州。堅守數(shù)日,史可法知城池難保,便將素有忠心的史得威招入內(nèi)帳,托以后事。史得威見到史可法后,兩人相抱痛哭,史可法說:“捐軀以報國家,你與我同有此心,你是可信賴的將士。”說完便對史得威下拜,委托后事,史得威也哭拜于地下。史可法將給母親、妻子、伯叔、兄弟的遺書交給史得威,表示自己“一死以報國家”的決心。
清軍攻城愈來愈急,史可法對軍民宣布臨陣軍令:“上陣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戰(zhàn);巷戰(zhàn)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盡?!比缓?,史可法親自祈禱蒼天,并下令炮擊攻城清兵,清兵死傷數(shù)千。多鐸氣急敗壞親自督勁兵攻城,城西北角崩陷,清兵登城,蜂擁蟻集。史可法知大勢已去,便與史得威訣別,持刀自刎,參將張友福拼死抱住一息尚存的史可法,血濺衣衫。史可法被左右擁住下城出東門,遇見清軍,他大呼“史可法在此!”清軍無不為此舉驚愕。史可法被俘后,豫王多鐸相待如賓,口呼先生,又“再三拜請”,勸他投降,說:“我多次勸降,都被你叱回,你已經(jīng)為明朝盡到了忠節(jié)。如先生為我收拾江南,當不惜重任也。”史可法高聲回答:“吾為天朝重臣,豈可茍且偷生,做萬古罪人?吾頭可斷,身不可屈!”“吾與城池共存亡,即使碎尸萬段,也甘心情愿?!薄八朗爻浅卣呶乙玻瑩P州百萬民眾無辜,萬不可殺?!彼煸谀铣菢巧?,從容就義。世人每逢清明節(jié)都要去揚州城外梅花嶺史可法墓地,悼念這位“一死以報國家”的愛國名將。
解讀
史可法從仕途取士到疆場馳騁,他的一生只為了一個堅定的目標而奮斗,那就是匡扶明王朝!史可法的精神是民族的驕傲,在中華正氣篇上是熠熠發(fā)光的一頁。
史可法身上既有傳統(tǒng)士子的骨氣,又有忠誠大夫的貞節(jié),更有心系百姓的胸襟。他所具有的寶貴精神恰恰反映了中國人不屈的脊梁和崇高的追求,將同祖國的壯美河山一樣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