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考敢于質疑的李時珍
名言
君子不以形跡疑人,亦不以言語信人。
——[清]申居誠
故事
李時珍(約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醫(y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之一。他所著的本草綱目集本草學之大成,對后世的醫(yī)學和博物學研究影響深遠。
李時珍的祖父、父親都當過醫(yī)生。父親李言聞對藥草很有研究,李時珍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常常跟小伙伴一起上山采集各種藥草。日子一長,他能認得各種草木的名稱,還能知道什么草能治什么病。他的醫(yī)藥知識漸漸豐富起來。
不過,當時做醫(yī)生可不是什么好職業(yè),普遍被上層社會看不起。所以李言聞自己是醫(yī)生,卻要李時珍讀書應科舉考試。李時珍在父親督促下,在14歲那年就考中了秀才。但是以后參加舉人考試,三次都沒有考中。別人都替他可惜,李時珍卻并不因此失望。他覺得當個好官是為百姓服務,當個好醫(yī)生同樣能為百姓服務,兩者并無多大的區(qū)別。
李時珍的志愿是做個替百姓治病的好醫(yī)生。打那時候起,李時珍就一心一意跟他父親學醫(yī)。正好在這一年,他的家鄉(xiāng)發(fā)生一場大水災,水退以后,又流行疫病,生病的都是沒錢的窮百姓。李時珍家并不寬裕,但是父子倆都很同情窮人,窮人找他們看病,他們都悉心醫(yī)治,不計報酬。老百姓認為他們醫(yī)術高明,治病熱心,都很感激他們。
所謂“醫(yī)者父母心”,李時珍給人看病,從來不以來者的身份不同而區(qū)別對待。窮人找他看病,他給看;王公貴族找他看病,他也給看。他常常替當?shù)氐耐豕F族看病,那些貴族家里藏書不少,李時珍就靠他行醫(yī)看病的方便,向王公貴族家借圖書看。李時珍為了研究醫(yī)術,讀了許多古代的醫(yī)書。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了醫(yī)書。漢朝人寫過一本神農本草經,以后一千多年,不斷出了許多新的醫(yī)書。這樣一來,他的學問就越來越豐富,醫(yī)術也越來越高明了。
李時珍的名氣越來越響,被他看好病的人,到處宣傳李醫(yī)生好。附近州縣得病的人,也趕來請李時珍看病。
有一次,楚王的兒子得了一種抽風的病。楚王府雖然也有醫(yī)官,但是誰都沒法治好。這孩子是楚王的命根子,楚王怎么不著急?有人告訴楚王,只有找李時珍,才能治好這種病。楚王趕快派人把李時珍請到王府。李時珍一看病人的臉色,再按了按脈,就知道孩子得的這種抽風病是腸胃病引起的。他開個調理腸胃的藥方,叫人上藥鋪抓了藥。楚王的兒子一吃藥,病就全好了。
楚王十分高興,再三挽留李時珍在楚王府待下來。就在這時,明世宗擔心自己一天天衰老下去,有朝一日死掉,無法盡情享樂,便千方百計尋找一種長生不老的藥方。
1556年,朝廷下令各地官吏推薦名醫(yī)。當時封在武昌的楚王,把正在王府里的醫(yī)生李時珍薦給太醫(yī)院。沒有多少日子,正碰上朝廷征求人才。楚王為了討好明世宗,就把李時珍推薦到北京太醫(yī)院去了。
太醫(yī)院本來是國家最高的醫(yī)療機構??墒窃谀菚r候,明世宗對真正的醫(yī)學并不重視,卻迷信一批騙人的方士,在宮里做道場,煉金丹,想憑這些辦法使自己長生不老。李時珍是一個正直的醫(yī)生,看不慣那種烏煙瘴氣的環(huán)境。他在太醫(yī)院待了一年,就辭職回家。
李時珍辭去官職,回家的路上,順便游歷了許多名山勝地。他上山不是為了欣賞景色,而是為了采草藥,研究各種草木的藥用性質。有一次,他到均州(今湖北均縣)的武當山去,聽說那里產一種榔梅,吃了能使人返老還童,人們把它稱作“仙果”。宮廷的貴族都把它當作寶貝一樣,要地方官吏年年進貢,并且禁止百姓采摘。
李時珍可并不相信真有什么仙果。為了弄清真相,他冒著危險,攀登懸崖峭壁,采到了一顆榔梅,帶回家鄉(xiāng)。經過他詳細研究,才知道那種果子只不過像一般梅子一樣,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根本談不上什么“仙果”。
李時珍從長期的醫(yī)療工作和采集藥物的過程中,得到了不少科學的資料。他發(fā)現(xiàn)古代醫(yī)書上的記載,有不少錯誤。再說,經過那么多年代,人們又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許多古代書上沒有記載過的藥草。他就決心編寫一本新的完備的藥書。辭職回家以后,他花了將近30年的時間,寫成了著名的醫(yī)藥著作本草綱目。在這本書里,一共記錄了1892種藥,收集了10000多個藥方,為發(fā)展祖國的醫(yī)藥科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本草綱目出版以后,一直流傳到全世界,已經被翻譯成日文、德文、英文、法文、俄文、拉丁文等許多種文字,在世界醫(yī)藥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解讀
平等難求,所以人人渴望平等。如何才能在現(xiàn)實社會中實現(xiàn)平等呢?方法有很多,路子也不止一條。不過,獨立之思想和敢于質疑之精神則是這眾多方法的基礎。李時珍善于獨立思考,敢于質疑貌似權威的說法,這才有了對待萬事萬物的平等態(tài)度,才有了聞名于世的本草綱目。
宋嘉樹一視同仁,平等待子女
名言
一個人無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相待,永遠謙虛。
——愛爾蘭蕭伯納
故事
在中國近代史上,出了三位特殊的女性,她們是: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老大宋靄齡嫁給了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老二宋慶齡則嫁給了“國父”孫中山,被世人尊稱為“國母”;老三宋美齡是蔣介石的夫人。
宋家姐妹三人一生的成功與父親宋嘉樹的教育有著直接的關系。在對待子女的教育上,宋嘉樹堅持三個最基本的原則:一是“不計毀譽,務必占先”;二是男女都一樣,平等對待;三是和孩子們交朋友。
早年,宋嘉樹追隨孫中山先生干革命,他首先在自己的家庭開辟了一塊沒有封建思想束縛的樂園,使三個女兒在民主、平等、先進的生活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在三個女兒中,宋靄齡和宋美齡天資聰慧,大膽潑辣,在她們剛滿5歲時,宋嘉樹就把她們送到寄宿學?!形髋尤プx書。
老二宋慶齡與姐姐、妹妹一樣聰明,但不像她二人那樣大膽潑辣,鋒芒畢露。7歲時,父親也把她送到了中西女塾。
由于宋嘉樹早年受到西方教育,所以對子女的教育講究中西結合,在宋靄齡15歲時,宋嘉樹夫婦便把她孤身一人送到美國求學。因此,宋靄齡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赴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子之一。
兩年后,宋氏夫婦又把二女兒宋慶齡也送到美國學習。當時宋美齡年僅11歲。由于年齡小,所以在威斯里安女子學校注冊為特別生。宋家三姊妹全都去了美國,接受西方高等教育。宋嘉樹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
宋靄齡極富音樂和表演才華,宋氏夫婦便努力做大女兒表演的最佳“搭檔”,另外幾個弟弟和妹妹則是忠實的觀眾。傍晚時分,通常是由宋夫人熟練而凝神地彈奏鋼琴;幾個兄弟姐妹圍坐在一起,聽父親和大姐的男女聲二重唱。聽著父親純美洪亮的嗓音在鋼琴的伴奏下流淌出的美國南方民歌,宋家姐妹們從心底里升騰起對父母的崇敬與熱愛。
二女兒宋慶齡沉著穩(wěn)重、文靜靦腆,和姐妹兄弟們在一起玩耍時,她總是最含蓄最文雅的一個。不過宋嘉樹夫婦是開明的家長,沒有封建家長的威嚴,他們?yōu)楹⒆觽儬I造的生活環(huán)境和氣氛,也使宋慶齡在這方面得到了鍛煉。
在假日里,宋家孩子們在院子里盡情地玩耍,有時還爬過院墻到別人家的田地里嬉戲;有時到田野里奔跑,到野外采集花草,捕捉蟲鳥,無拘無束地歡娛嬉戲。
有一次,姐妹幾個玩“拉黃包車”的游戲,而且玩得很投入,大姐宋靄齡扮作黃包車夫,二姐宋慶齡扮成乘客,弟弟妹妹們跟在身后又蹦又跳,玩得很是開心。
不料由于“車夫”拉車用力過猛,黃包車失去控制,這下壞了,把“乘客”拋了出去?!败嚪颉敝狸J了大禍,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最難受的是“乘客”,又疼又委屈,一臉的不高興。
后來這件事被父親知道了,他慈愛地對大女兒宋靄齡說:“做游戲一定要掌握分寸,拉‘黃包車’可不能光憑力氣呀!如果是傷了乘客,那以后還怎么拉生意呢?”
宋靄齡不好意思地笑了。
宋嘉樹又把二女兒宋慶齡喊過來笑著說:“我們的這位小‘乘客’寬宏大量,又勇敢堅強,真是個了不起的小英雄!”
宋慶齡受到父親的夸贊和鼓勵,也很快雨過天晴了。
解讀
如何與子女相處,不但是為人父母者普遍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青少年朋友最為敏感的問題之一?,F(xiàn)代社會,父母大多接受過中西結合的現(xiàn)代教育,在這一問題上相對開明,已經沒有了傳統(tǒng)的“重男輕女”觀念,能夠平等地對待子女。但只做到這一點還不夠,家長還應該以朋友的身份和子女相處,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當然,青少年朋友也應該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