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為國富民強而變法
名言
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
——晏嬰
故事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杭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變法,不論對宋朝來說,還是在中國歷史上,都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列寧因此稱譽他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王安石從小就立下了遠大的志向。他父親是一位胸懷大志的地方官,家中沒有田畝讓妻小安身度日,所以做官時一直把王安石帶在身邊。幼小的王安石跟著父親跑了不少地方,對于國家日漸衰弱的現(xiàn)狀有了具體的感受。父親的言傳身教,也對他產(chǎn)生過很大影響。他后來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先父的志向,是要遍布潤澤于天下,只要有一物枯槁沒有受到潤澤,就認為是自身的羞辱。”可以說,這也是王安石本人偉大抱負的真實寫照。
后來,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銳意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保守派的種種阻撓與攻擊。王安石為此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著名論點,表現(xiàn)出一種大無畏的改革精神,使變法取得了很大成效。
另一方面,他在生活上也能嚴格要求自己,不憑借權(quán)勢和變法來謀取私利。他41歲那年,有一天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家里多了一位美貌的年輕女子,感到很奇怪。他母親告訴他,這是剛給他買回來的一位侍妾,好照料他的生活起居。王安石忙問女子從哪里來的,女子回答說,她原是一名軍將的妻子,丈夫在押船向京城運輸進貢的糧食時,不幸船在中途沉沒了,只好把家產(chǎn)與妻子都賣掉來賠償公糧。王安石聽后,對他們家庭的不幸深表同情,他堅持要這女子回到丈夫身邊去,而把賣身錢送給他們抵債,使一對拆散了的夫妻重新得到團圓。
王安石年紀大后得了哮喘病,需要紫團山人參配藥治療,而這種人參一直很難找到。有一次,一位官員從河東回來,正巧帶有紫團山人參,就主動送給王安石一點,可王安石不肯接受。有人勸他說:“您的病非要這種藥治療不可,這幾兩人參,就不必推辭了。”王安石回答說:“原來一直沒有紫團山人參,不也活到了今天嗎?”最后還是沒有接受。
王安石高尚的人品,使他的政敵都十分敬佩。蘇東坡曾激烈反對變法,多次上書反對王安石的政治主張,因此長期貶官得不到重用。公元1084年,蘇東坡路過金陵時,特地到江寧拜訪了已經(jīng)罷相閑居的王安石。他見到王安石時說:“我是野服來見大丞相??!”王安石笑著回答:“那些禮儀難道是為我們這些人制定的嗎?”兩人都消除了過去的恩恩怨怨,一起登山漫游、飲酒賦詩,相處得十分融洽。蘇東坡寫了一首次荊公韻,送給王安石:“驕驢渺渺人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表達了希望與王安石為鄰居而常相往來的心愿。
王安石不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學家。他的詩含蓄而自然,如“春風又綠江南岸”,千古傳誦不絕。詩文主要搜集在臨川集中。
解讀
王安石是個愛國主義者。他自涉足仕途以后,對人民的貧困,國力的虛耗,政治上的種種積弊均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希望通過改革來解決社會危機。在此之前,他曾寫了省兵、讀詔書等關心政治與民疾的詩篇。
華羅庚赤心報國的故事
名言
我是你的,我的祖國!都是你的,我的這心、這靈魂;假如我不愛你,我的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
——裴多菲
故事
1985年6月12日下午4點,中國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在日本數(shù)學學會會長的陪同下,走進了東京大學的一間學術報告廳。當華羅庚手持拐杖,笑容滿面地走上講臺時,日本同行們?nèi)w起立,并向這位自學成才的數(shù)學巨擘長時間熱烈鼓掌,以表達日本數(shù)學界對他的尊敬。
日本數(shù)學學會會長作了簡單的禮儀式介紹以后,華羅庚開始作演講。開始他用中文講,由翻譯譯成日語;后來,講到數(shù)學專業(yè)性問題時,華羅庚覺得一講一譯,實在費時,而且過于精深的數(shù)學問題,翻譯似乎有些無可奈何,于是他禮貌地向會議主席和在場的聽眾征求意見:
“我直接用英語講,可以嗎?”
征得同意后,他開始流暢地、歡快地用英語講起了他幾十年來數(shù)學研究的成果,以及對數(shù)學現(xiàn)狀和未來的一些見解。
會場上鴉雀無聲,大家都非常專注而又深情地聆聽這位世界聞名的數(shù)學大師博大精深的思想、見解。當華羅庚不時講到他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時,聽眾常常興奮得不能自已,用熱烈的掌聲向這位中國同行表示贊賞和敬意。
華羅庚深知日本數(shù)學界是很有實力的,在世界上,日本數(shù)學家的地位不低。今天,見日本同行反應如此熱烈,他越來越興奮,先是把上衣脫下,后來連領帶也解掉,講得越來越投入。原來預定只講45分鐘,感覺時間快到的時候,他看了一下手表,嚯,時間已經(jīng)超過了!他轉(zhuǎn)身對會議主席說:
“主席先生,我還可以延長幾分鐘嗎?”
主席點了點頭。華羅庚又接著往下講,他那宏亮的聲音、精湛的論述、奇妙的結(jié)果,讓聽眾大為傾倒。
5點16分,華羅庚終于結(jié)束了他的學術演講。暴風雨般的掌聲,在大廳回響、滾動。就在這時,令人震驚的悲劇發(fā)生了:華羅庚頻頻點頭招手,對大家表示謝意。然而,當他回到座位上坐下去時,他突然撲通一聲從椅子上滑下來,人們似乎聽到他咕嚕了一句話,但這一句他生前最終的話,誰也沒聽清。
華羅庚緊閉雙眼,面色發(fā)紫,失去了知覺。這完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癥狀。這種病,以前他也曾發(fā)作過,但這次卻麻痹大意了。人們只高興地看到神采奕奕、宏引博論的偉大學者,卻忘了那時刻威脅他生命的心肌梗死!
后來,雖然由日本最著名的心臟病權(quán)威杉木教授組織搶救小組搶救,但終于回天乏術,當晚10點9分,東京大學醫(yī)學院宣布:
“華羅庚教授的心臟完全停止了跳動?!?/p>
中國人民的驕傲,一生無限熱愛祖國和人民的華羅庚教授,就這樣猝不及防地悄然走了!一顆蜚聲全球的數(shù)學巨星,就這樣隕落了!
噩耗傳到中國,舉國悲痛。
劫難不斷,絕境逢生。
中國有很多名言,說明一個人想有大的成就,就必須經(jīng)過一番艱苦的磨難,付出巨大的努力。
例如唐代劉禹錫在浪淘沙中寫道: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寒沙始到金。
還有元代高明在琵琶記中的一段話: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不過,最讓人難忘的恐怕還是孟子的那段錚錚名言: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些古人的話,可以說是至理名言。華羅庚的一生,就是這些話的最好的注解了。
華羅庚于1910年11月12日誕生在江蘇省一個叫金壇的小縣城。他的父親華瑞棟經(jīng)營著一個很小的雜貨鋪,艱難地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華瑞棟快40歲了,膝下只有一個女兒,這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和重男輕女的時代,是多么沉重的思想負擔??!他和妻子算命打卦、燒香求菩薩,祈求蒼天保佑:“給我們家添一個兒子吧!”正在幾乎無望的時候,華羅庚誕生了,他給這個愁苦的家庭,帶來了多少歡樂和希望??!這對夫婦不斷向蒼天作揖:
“蒼天有眼,賜了我們這根獨苗呀!”
華羅庚從小喜歡“呆頭呆腦”地想問題,常常一個人坐在什么地方,聚精會神地思考他感到疑惑不解的問題,又常常提出一些讓大人無法解釋的“怪問題”。于是,在這個不知外面大世界的小縣城里,人們覺得這孩子冒傻氣,還給他起了個頗帶貶意的綽號——“羅呆子”。
12歲時,華羅庚進了金壇中學。在中學一年級時,由于他字寫得不好,又頗有點頑皮,因此語文老師很不喜歡這個“羅呆子”,動不動就對他訓斥一通??磥?,這個“呆子”沒什么希望,將來怕也只能子承父業(yè),繼續(xù)經(jīng)營那個可憐的雜貨鋪了!
幸虧金壇中學有一個從上海來的大學生,擔任華羅庚的數(shù)學老師,叫王維克。王老師是新派人物,在讀書時曾因參加“五四”運動被學校開除。他發(fā)現(xiàn),華羅庚的字雖然寫得不工整,但在那幾經(jīng)涂改的作業(yè)中,卻可以看出華羅庚在演算數(shù)學題時,有不同一般的思路。而且往往是由于有幾條思路,所以華羅庚的作業(yè)才經(jīng)常涂改,如果隨眼一看,的確令人頭疼,但仔細檢查,卻可以看出華羅庚有不凡的數(shù)學天賦。
由于王老師的看重,華羅庚更是來勁了,他把課余時間全部用來鉆研數(shù)學。這樣,華羅庚的數(shù)學成績總是滿分,名冠全校。
初中畢業(yè)之后,由于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讀高中是不可能的。幸好,華羅庚考取了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他打算將來畢業(yè)后謀個小小職位,掙錢養(yǎng)家糊口。然而,一件意外的事發(fā)生了。
有一次數(shù)學考試,華羅庚用了與書上不同的方法解題,老師認為華羅庚解錯了,大聲訓斥他。華羅庚可不認這個賬,對老師說:
“我這樣解題完全有理由。”
“什么?你還有理由?好,你到講臺上講一講!”
華羅庚有理不饒人,果然上臺講起來,一邊講還一邊在黑板上寫演算式子。講到后來,連同學都認為華羅庚對了??墒悄俏弧袄蠋煛眳s死不認賬,硬是要華羅庚認錯。
正在這時,華羅庚的父親來信談到家中的困境,很難繼續(xù)支持他上學。華羅庚見信后,加之受到老師無端地訓斥,于是決心退學。就這樣,他連一張文憑也沒得到,心懷痛苦和悵惘地回到了金壇。
失學后,華羅庚一邊幫父親經(jīng)營小雜貨鋪,一邊開始了感人肺腑的頑強的自學生涯。由于他有時專注地思考如何解答數(shù)學問題,結(jié)果經(jīng)常因找錯了錢而得罪顧客,這使他父親又難過又生氣,有時一氣之下也會大聲呵斥:
“難怪別人叫你是呆子!”
父親的訓斥,當然使華羅庚傷心,但并沒有使這位決心扼住命運的喉嚨、向命運發(fā)起挑戰(zhàn)的年輕人退卻。
1929年,華羅庚似乎時來運轉(zhuǎn)。原來教過他數(shù)學的王維克老師留法歸來,當上了金壇中學校長。王校長沒有忘記他賞識的華羅庚,他一上任,就聘請華羅庚在教務處工作,月薪18塊大洋。后來華羅庚又當上了數(shù)學老師。
有了工作,闔家高興自不待言,而且婚姻大事也自然成了當務之急。這年年底,華羅庚結(jié)了婚。這真是雙喜臨門呀。但喜事的余興還沒有散盡,華家又大禍臨頭了。先是母親有病久治不愈,在這年去世了;接著在一場蔓延全城的瘟疫中,華羅庚一下病倒在床上。為了治病救人,家里的東西幾乎典當空了,連妻子吳筱元的結(jié)婚首飾也送進了當鋪。但華羅庚的病情卻毫無起色。一位好不容易請來的名醫(yī)診視了以后,斷然地說:
“不必下藥了,他想吃什么,就讓他吃點什么吧?!?/p>
這等于殘酷地宣判了華羅庚的死刑。吳筱元撕心裂肺地哭叫:
“不,我不讓他去,我要救他!”
華羅庚患的是傷寒,這是對人類生命威脅最大的疾病之一,在那個時代,患上這種病,恐怕只能是九死一生。但華羅庚在不幸之中幸虧有個年輕的妻子,這位賢妻硬是把自己的丈夫從死亡邊緣救了出來。
半年之后,華羅庚的病漸漸好轉(zhuǎn)。但這場瘟疫卻給華羅庚留下了終生殘疾,他成了一個瘸子。他每用右腳向前邁一步,左腳就得在地上畫一個圓圈,艱難而又難看地一拐一瘸。每次他在街上走動時,就有人在身后偷著笑他古怪而又可怕的走路姿勢。
幸虧王維克校長沒有讓步,仍然堅持讓華羅庚在中學當會計,總算使他生活有了著落。華羅庚又撿起了被他病中冷落的數(shù)學,他想:“我要像司馬遷和孫臏那樣,人殘志不殘。我可以用我健全的大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p>
在數(shù)學王國的遨游中,人生一切苦難和不幸,都隱去了、淡泊了,剩下的只是其樂無窮的數(shù)學公式和原理……
1930年的一天,華羅庚收到上海寄來的科學雜志15卷2期。他的心突然緊張地怦怦直跳,手直打顫,幾乎無法撕開封皮。等他終于翻到目錄那一頁時,蘇家駒之代數(shù)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標題,一下躍進了他的眼里,再往下一看,“華羅庚”三個字赫然印在那兒。這三個字似乎特別特別大,占滿了他的視野。他渾身猛地一震,接著鼻子發(fā)酸,臉頰上兩行熱淚悄悄往下淌,往下淌……
一顆數(shù)學巨星,從此絕處逢生,冉冉升空。
從1930年那不能忘卻的一天開始,華羅庚的命運有了急劇的改變,王維克老師的預想,終于化成現(xiàn)實。華羅庚的那篇發(fā)表在科學上的論文,首先被清華大學數(shù)學系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看中,當他反復閱讀了華羅庚的論文后,非常贊賞作者的智慧、勇氣和方法。他急忙向數(shù)學系的同事們打聽:“你們知道華羅庚是什么人嗎?”
一位教師看了看熊慶來手中的論文,說:“看樣子是留過學的?!?/p>
另一位則說:“這位作者應該是大學教授,由水平論之,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熊慶來最后知道華羅庚只不過是一個高中沒讀完、在一個中學從事會計工作的年輕人時,不禁喟然而嘆道:
“天才,天才呀!”
不久,熊慶來排除種種阻力,把華羅庚調(diào)到清華大學數(shù)學系。這是1932年的事,而這年華羅庚才22歲。
由于沒有大學畢業(yè)的資歷,不能聘他為助教,熊慶來只好讓華羅庚在數(shù)學系當助理,管圖書、公文來往和打字,每月工資40大洋,相當于助教的一半。
到了清華大學,華羅庚可說真是如魚得水,得其所哉。白天忙完公務,他就擠時間聽課,晚上便自學。一年半以后,他攻下了數(shù)學系的全部課程,還學會了英文、德文、法文,并在國外雜志上發(fā)表了3篇數(shù)學論文。在國外雜志上發(fā)表論文,在那個時代是極其罕見的,因此,大家不得不欽佩這位了不起的年輕人,一致同意讓他給大學生講微積分課。就這樣,一名初中畢業(yè)生,終于當上了中國最著名高等學府的助教!命運之神,在這位身殘志堅的農(nóng)村青年面前俯首就范。
1936年夏天,清華大學推薦華羅庚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劍橋大學數(shù)學系由當時世界最著名的數(shù)學家哈代主持,各國數(shù)學家都像朝圣一樣向劍橋奔去;如果能夠有幸與哈代切磋學問,那將是無上榮光了。
華羅庚到劍橋時,哈代告訴他:
“如果您愿意的話,可以在兩年之內(nèi)得到博士學位?!?/p>
別看這句話好像是平淡無奇,實則是哈代夠瞧得起華羅庚的了。為什么這么說呢?第一,想成為哈代的博士研究生,本身就不容易,而哈代主動要華羅庚做他的博士生,這說明他很看重華羅庚的成就;第二,其他人就算是被哈代看中,也得3年時間才能拿到博士文憑。所以,哈代對待華羅庚可以說是欣賞有加。但哈代卻萬萬沒想到,這位年輕的中國人卻不卑不亢地回答說:
“謝謝。我是為了求學問才來到劍橋大學的,我不是為了學位。您只要允許我能到貴校圖書館里自由閱讀和自由聽課,我就感激不盡了?!?/p>
不知哈代當時怎么想,但估計他聽了華羅庚的回答,一定會大吃一驚,也許還會搖搖頭,不以為然吧。但真正讓他大吃一驚并認識到華羅庚的才華,還是一年以后的事。
一年以后,華羅庚在倫敦數(shù)學學報上發(fā)表了一篇論文論高斯的完整三角合估計問題。這個問題,歐美許多數(shù)學家根本不敢觸及,因為大家知道,這個問題太難,如果鉆進去,說不定耗掉一生時光,也弄不清一個子丑寅卯。但華羅庚卻大膽鉆研起這個難題,而且只用一年時間就解決了,這當然讓哈代和其他歐美數(shù)學家們大吃一驚了,豈只大吃一驚,簡直是震動了整個西方數(shù)學界。
截至1938年下半年,華羅庚來到劍橋大學已經(jīng)有兩年。這兩年中他發(fā)表了18篇論文,成就赫赫。但由于他沒有正式申請過學位,所以盡管他的水平舉世公認,卻沒有得到博士學位。不過,華羅庚不在乎那一紙文憑,他已經(jīng)用他那強大的實力,為中國爭了光。這正是:
何當凌截嵲,飛舉跨蒼龍。
兩年的學習時間到了,華羅庚的心也早已飛回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中國。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悍然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日本侵略軍正越過黃河,向中國腹地江南大舉進犯。原來在京津地區(qū)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被迫遷到地處西南邊陲的重鎮(zhèn)昆明,合并組成了西南聯(lián)合大學。華羅庚的妻子和兒女,也跋山涉水、歷盡艱辛地來到昆明,而這時,華羅庚還在英國劍橋大學。
但華羅庚早已心急如焚、歸心似箭。當祖國受到侵犯,祖國人民被屠殺、慘遭蹂躪時,一個中國學者能夠心安理得地在國外安靜的校園里看書做學問嗎?不,他的責任應該是立即回到災難深重的祖國,與祖國同甘共苦,與祖國人民同赴國難!
本來,1938年他還應該到蘇聯(lián)去訪問,但他決心盡早回國;更何況,西南聯(lián)大正召喚著他的歸來!這年年底,他終于輾轉(zhuǎn)萬里,回到祖國,來到了昆明。
這時,華羅庚的才學已被大家公認,所以沒有任何爭議地聘請他為西南聯(lián)大數(shù)學系教授。大家都知道,連哈代都格外重視華羅庚,那水平還有什么可懷疑的呢?
當華羅庚要離開劍橋大學時,哈代依依不舍,問道:
“華,您還有什么研究成果,可以告訴我嗎?”
華羅庚為人忠厚,就談起他對于“他利問題”的研究結(jié)果。哈代聽完,高興地說:
“您的結(jié)果可以稱為‘華氏定理’!”突然,哈代皺起眉頭,說:“糟了!我有一本書上寫過他利問題,看來我非得修改這本書不可了。您的結(jié)果已經(jīng)到了這個問題的極限,再想跨過您的水平很不容易?!?/p>
從此,“華氏定理”蜚聲全球。多年之后,當華羅庚到美國訪問講學,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見到華羅庚時,常常高興地把華羅庚叫做“華定理”。由此可見,華羅庚在國際數(shù)學界的地位,已經(jīng)是很高的了。
但是,這么一位飲譽歐美的數(shù)學家,在祖國處于危難時,卻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祖國,與全國人民共同經(jīng)受抗戰(zhàn)時期的劫難。
西南聯(lián)大的教學生涯,真是苦不堪言,華羅庚把這段生活,稱為他生平的“第二次劫難”。沒有房子住,人與豬牛同屋;飯吃不飽,教授夫人只好出門做針線活以貼補家用;煙抽不起,將煙戒了……還得不斷躲進防空洞,因為日本飛機常常對昆明進行狂轟濫炸。
但是,華羅庚在這種不可思議的惡劣環(huán)境中,還寫出了幾十篇論文。1941年,他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數(shù)學名著堆壘數(shù)論。這是一部至今仍被各國數(shù)學界看成是經(jīng)典性的重要著作,它真是華羅庚的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結(jié)晶。可是,說來真令人無法相信,這么重要的著作交給當時的中央研究院以后,不但沒有出版,連底稿都被丟失了。幸虧蘇聯(lián)曾將另一份稿子譯成了俄文,否則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1945年8月,抗日戰(zhàn)爭終于取得勝利。不久,華羅庚就帶著一家5口人,“復員”到上海。在上海剛剛安定下來,國民黨反動派迫不及待地發(fā)動了全面內(nèi)戰(zhàn),中國人民再次遭受苦難,掙扎在饑餓和死亡線上。
幸好1946年秋天,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魏爾來函,請華羅庚教授到美國訪問講學。華羅庚嘆了一口氣。正如他對記者所說:“在上海那種環(huán)境里,簡直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活下去!”當然潛心進行科學研究更是不可能的事?,F(xiàn)在到美國去倒是開展學術活動一個極好的機會。
華羅庚安頓好了妻子和兒女,于9月金秋的一天早晨,在黃浦江畔登上了“美格將軍號”輪船,離開了多災多難的祖國。
紐約附近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是一個只有幾千人口的大學城。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華盛頓告退時,就在這兒向他的軍隊發(fā)表了告別演說。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個小城依舊古風純樸,民風淳厚。林蔭道上行人稀少,道路兩旁零星散布一些兩層樓的紅頂白墻小房子,掩映在郁郁蔥蔥的樹木叢中。這真是“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外桃源!你可別小看了這個世外桃源,這個研究所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數(shù)學和理論物理研究中心。在這所中心里,經(jīng)常保持20多位研究員,大部分研究人員在這兒工作幾年又各自回到原來的地方,然后又不斷邀請其他著名學者來作研究。13年之前,當希特勒在德國推行殘暴的法西斯政策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來到了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他的到來,為這個研究所增輝不少。華羅庚1946年到達這兒,愛因斯坦也在。當他們偶而在路上相遇時,華羅庚就尊敬地稱愛因斯坦為“相對論大師”,而愛因斯坦則幽默地稱華羅庚為“華定理”。他們兩人都充分理解和尊重對方研究成果的價值。
華羅庚在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工作了一年多之后,又被美國伊利諾斯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他的才華和能力讓美國數(shù)學界大吃一驚。一位美國作家說:
“凡與華羅庚相識的美國數(shù)學家,都對他的知識深度和他的天才,有了極深的印象。他的研究領域極廣,所以許多在不同數(shù)學分支上工作的學者,一提到華羅庚都知道他的貢獻?!币晃粩?shù)學家說:“華羅庚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使他能抽取、抓住別人工作中最精華部分,并能很快確切地指出,在這些結(jié)果中哪些還需要改進。他掌握了20世紀數(shù)論方面所有的制高點?!?/p>
正當華羅庚的名望在國際上日益顯赫之時,他家的大部分成員也在美國團聚了?,F(xiàn)在,華羅庚終于可以安心地研究和生活了,過去的苦難像惡夢似地遠去、淡化。妻子和兒女住在伊里諾斯州阿爾巴勒城的一棟舒適的洋房里,他則每天開著漂亮的“順風”牌小轎車到大學去上課,而且有高達兩萬美元的年薪。這種生活水平在美國當時也是很高級的了;研究條件嘛,那更是沒得說的,他可以安心地無所顧慮地盡情在數(shù)學宇宙里馳騁、翱翔!
但是,華羅庚的心卻時時懷念著大洋彼岸的祖國,日夜盼望祖國和親人們的音訊。這正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p>
在一次中國籍的教授們的圣誕節(jié)聚會上,華羅庚慷慨陳言:“諸位,我們大家來到美國,并不準備久居。當初,是因為在國內(nèi)科學無用武之地,我們才遠渡重洋,來到異鄉(xiāng)?,F(xiàn)在,國內(nèi)要民主、要科學的呼聲越來越高,我情愿和同胞們站在一起克服困難,而不希望站在世外……因此,如果談新年希望的話,我希望回國和苦難的同胞們在一起,把祖國建設好!”
從1949年開始,華羅庚積極參加留美中國學者和學生們爭取回國運動。當時,美國正在“麥卡錫主義”陰影籠罩之下,這種爭取回國的活動隨時都有遭受迫害、逮捕的危險。但華羅庚卻大無畏地公開表示愛國愿望,他對美國萊默教授說: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我們的數(shù)學還十分落后,但我們一定要趕上去,而且,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趕上去!”
1949年末。有一天,華羅庚回到家,人還沒有進門,就大聲嚷開了:
“筱元,快拿酒出來,今天晚飯要喝酒!”
“發(fā)生了什么事,把你樂成這個樣!”
“北平解放了!女兒來信叫我們快回去。她在信里說,新中國建設需要大批愛國的科學家參加,她希望我們趕快回國呢!”
“我們真回去嗎?”妻子覺得太突然了。
“回國,當然回國呀!”華羅庚斬釘截鐵、毫不含糊地說。
華羅庚歸心似箭,他多年夢寐以求的機會——為祖國報效的機會,終于來臨了。此時不回去,更待何時?
寒假到了,他以到英國講學為名,為全家人買到了船票。為了防止美國政府節(jié)外生枝,加以阻撓,華羅庚連半年的工資、洋房和小轎車都不要了,拿到船票后就帶領妻兒登上了輪船。在輪船離開了舊金山碼頭,逐漸遠去時,華羅庚站在欄桿旁,激動而又頗有幾分傷感地低聲說道:
“再見了,美利堅!再見了,美國的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地,歸去來兮,田園將蕪!”
1950年2月,華羅庚一家到了香港。同船的人上了岸,多忙于探親訪友、買這買那。但華羅庚卻把自己關在旅館里,閉門謝客。許多人都納悶:華羅庚在干什么呀?
幾天之后,人們才知道他關在房間里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1950年3月11日,新中國的新華社向全世界公布了這封公開信。這封信很長,摘錄其中一部分如下:
朋友們:
不一一道別,我先諸位而回去了。我有千言萬語,但愧無生花之筆來一一地表達出來。但我敢說,這信中充滿真摯的感情,一字一句都是由衷心吐出來的。
坦白地說,這信中所說的是我這一年來思想戰(zhàn)斗的結(jié)果。講到?jīng)Q心歸國的理由,有些是獨自冷靜思索的結(jié)果,有些是和朋友們談話和通信所得的結(jié)論……
我們……細心分析一下,我們怎樣出國的?也許以為當然靠了自己的聰明和努力,才能考試獲選出國的,靠了自己的本領和技能,才可能在這兒立足的。因之,也許可以得到一個結(jié)論:在這兒的享受,是靠我們自己的本領;我們在這兒的地位,是我們自己的努力掙來的。但據(jù)我看來,這是并不盡然的。何以故?誰給我們特殊的學習機會,而使得我們大學畢業(yè)?誰給我們所需的外匯,因之可以出國學習?還不是我們胼手胝足的同胞嗎?還不是我們千辛萬苦的父母嗎?受了同胞們的血汗栽培,成為人才之后,不為他們服務,這如何可以謂之公平?如何可以謂之合理?朋友們,我們不能過河拆橋,我們應當認清:我們既然得到了優(yōu)越的權(quán)利,我們就應當盡我們應盡的義務,尤其是聰明能干的朋友們,我們應當擔負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前巨大的人民的任務!
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xiāng)?!睔w去來兮!
但也許有朋友說:“我年紀還輕,不妨在此稍待?!钡艺f:“這也不必?!迸笥褌儯覀兌荚谟袨橹?,如果我們遲早要回去,何不早回去,把我們的精力都用之于有用之所呢?
總之,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和發(fā)展而奮斗!
朋友們!語重心長,今年在我們首都北京見面吧!
1950年2月歸國途中
63年前的這封信,今天我們讀起來仍然心潮澎湃、熱淚盈眶。而在1950年的當時,這封告別舊中國,投奔新中國的宣言書,更是感動了多少海外的中國學子,使他們不再彷徨、徘徊,下決心沖破障礙,投奔光明的新中國!以華羅庚當時在美國、歐洲的學術地位,他在信中所表述的對新中國的期望和圣潔的信念,是一種巨大的號召力,促使幾年后幾百位身懷絕技的中國科學家,紛紛回到百廢待舉、大有希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封公開信,不僅僅震撼了海外中國學子,也讓歐美科學界驚詫萬分。他們百思不得其解:華羅庚怎么舍得拋棄美國這么高級的生活享受和優(yōu)越的研究條件,回到貧困的新中國呢?
當然,也有人十分明智地分析了華羅庚的偉大情操和神圣的使命感。一位美國人曾這樣說:
“在戰(zhàn)后年代里,華羅庚是在美國工作的許多杰出的中國科學家之一,這些人中還包括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華和錢,是散布在美國各地的那些決定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知識分子中的兩個,他們中間的一些活動分子組成了回國學生和教師小組,他們?yōu)橹袊K于有了一個真正的政府,它能終止毀滅性的混亂和通貨膨脹,并且終于統(tǒng)一了國家而興高采烈。而且,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現(xiàn)在在國外的學者嘗受了孤獨的痛苦,對他們國家的新生和獨立自主有著強烈的感情。”
解讀
華羅庚一生在數(shù)學上的成就是巨大的,他在數(shù)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shù)論、多個復變函數(shù)論、偏微分方程及高維數(shù)值積分等很多領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之所以有這樣大的成就,主要在于他有一顆赤誠的愛國報國之心和堅忍不拔的創(chuàng)新精神。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夠毅然放棄美國終身教授的優(yōu)厚待遇,迎接祖國的黎明他才能夠頂住非議和打擊,奮發(fā)有為,不為個人而為人民服務,成為蜚聲中外的杰出科學家。